四十年匠心坚守,铸就设备领域的技术标杆

2025-09-05 香烟资讯 10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他的指关节略显粗大,却能精准感知设备的细微振动;他的目光专注如炬,常俯身于图纸和机器前,一待就是数小时。在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卷烟厂,资深机械技术员彭铸以近四十载的专注深耕,成为设备技术领域的标杆。

速度背后的硬功夫

那一年临近年关,一台新型卷接设备运抵厂房。厚厚的调试手册堆在操作台上,按照过往经验,没有两三个月,新设备根本无法稳定形成产能,但生产任务“军令如山”。

彭铸临危受命,成为调试攻坚核心成员,这时的他没有丝毫犹豫,反而在心里盘算着怎么用最短的时间把设备调试好。这不,设备一进车间,他就带着工具箱蹲在了旁边,协调设备、生产、工艺、物配、安全、车间等多部门技术人员,对照手册要求,分秒必争地对新设备每个部件、每项参数进行细致精调精校,确保调试计划“日清日结”。

凭借对设备原理的烂熟于心和以往调试积累的丰富经验,他优化流程、大胆尝试,带着团队在连续奋战18个昼夜后,成功让这台“巨无霸”流畅运转,稳定产出了第一批合格卷烟,为生产攻坚提供有力支撑。设备厂家闻讯后惊叹:这速度,刷新了该机型在行业内的调试纪录!

倾囊相授传真经

彭铸的魅力,不止在精湛的技术,更在他无私的分享与谦和的品格。他不善言辞,却总能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最直接的动作,把复杂的机械原理讲明白。工具箱里他常用的工具,都磨得锃亮,那是岁月的痕迹,也是他教学的教具。

有位年轻技术员记得,第一次调试进口高速机时,他反复调整参数,机器却总在高速运行时发出刺耳的异响,急得他额头冒汗。彭铸闻声走过来,没有立即动手,而是拉过一张旧图纸铺在操作台上,指着复杂的传动结构问:“你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调了哪里?”听完他的思路,彭铸拿起一支红笔,在图纸上用力圈出一个齿轮组:“问题可能在这儿。高速下,这个啮合点的径向力平衡你没考虑周全。”一语点醒梦中人。

那天晚上,彭铸蹲在机器旁,用手电筒照着关键部位,与年轻技术员一起一次次尝试,不断记录数据,不时用沾着油污的手指在图纸上比划受力分析。推导公式、计算参数、调整、再测试……直到凌晨三点,异响终于消失,机器平稳运行。

在他的悉心带教下,一批批年轻技术员快速成长起来,成了部门的顶梁柱。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有限,团队拧成一股绳才能造出真功夫。”这句话,他用了四十年去践行。

68b149f86b8e905bd1d75f86_m.jpeg

图为彭铸在查看设备运行数据(袁天明/摄)

经验化火照来人

近四十年与设备朝夕相处,彭铸深知,个人经验再宝贵,也会随着时间流逝淡去。他有一个朴素的坚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仅仅记录还不够,他要把自己摸爬滚打几十年积累的“真经”,变成大家都能看得懂、用得上的“标准答案”。

他带领团队系统梳理了数十年积累的设备运行、故障诊断、维护保养的经验,查阅大量设备档案和技术资料,并在车间反复验证操作步骤。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设备维修手册》《设备项修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保养标准手册》相继编制完成。这些手册覆盖了工厂所有卷接设备机型,图文并茂、步骤清晰,成为设备维修人员不可或缺的“操作宝典”,大幅提升了维修效率和规范性。

这些沉甸甸的文件,是彭铸对工厂的深厚贡献,是他留给后来者最珍贵的“火种”。它们将个人经验制度化、体系化,持续为工厂的设备管理注入不竭动力。

彭铸的故事里,有对设备的了如指掌,有实实在在地解决难题,柜子里那些卷了边、泛了黄的图纸上,布满了不同颜色笔迹的批注和计算草稿,都印刻着他奋斗的痕迹。他用近四十年的光阴,生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4603.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为何爱上雪茄?这5个理由让人无法拒绝

在很多人眼中,雪茄是电影大佬的霸气道具、文豪灵感的秘密来源,或是上流社交的身份象征。但对真正懂它的人而言,雪茄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香烟资讯 2025-09-30 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