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烟酒超市:以虫为媒,圈住烟客心

2025-08-29 香烟资讯 9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初秋的风掠过河北吴桥县的金三角市场,吹得谢飞烟酒超市的门帘轻轻晃动。店里烟酒柜台前客流不断,柜台角落却摆着些特别的物件——黑陶蟋蟀罐泛着温润的光,竹制虫筒码得整整齐齐,和货架上的烟酒相映成趣。开店10多年的谢飞,一边招呼着买烟的熟客,一边盯着手机里的蟋蟀直播,嘴角带着笑:“这虫生意,可比烟酒还勾人。”

从捉虫少年到“虫具匠人”:兴趣里藏着商机

谢飞的烟酒超市开在运河边,他的老家桑园镇北街村就在京杭大运河岸,那是他从小听着蟋蟀鸣唱长大的地方。“天黑后,庄稼地、柴草堆里全是‘虫声合唱’,那会儿村里大人小孩都爱捉蟋蟀,好虫能卖不少钱。”这份童年爱好,成了他后来拓展生意的钥匙。

刚开烟酒店时,谢飞忙着打理主业,暂时放下了通宵捉虫的瘾。但看着常来买烟的乡亲们总念叨“缺个趁手的蟋蟀罐”,他灵光一闪:“爱捉虫的大多是抽烟的老爷们,这不就是现成的客群?”

北方蟋蟀罐讲究“厚重隔音、温湿度稳”,运河岸边的黑色胶泥土是天然好材料。谢飞揣着礼物三登老艺人家门,学起了制罐手艺。土要高温消毒以去除农药残留,入模后得用木槌反复捶打至“镜面光”——“刚出生的蟋蟀爪子嫩,糙了会伤着”;配套的小食盆得磨得溜圆,生怕刮伤虫腿;就连取虫的小网抄,网眼大小都得精确到毫米。

“这些虫具看着小,藏着大学问。”谢飞拿起一只竹制虫筒,指腹摩挲着2公分的直径,“内径不能小于1.5公分,大了运输时虫会撞伤,小了转不开身。堵头得用棉布裹棉花塞紧,要干燥透气,不然虫的爪钩容易缠在一起。”每次卖出一套用具,他总要详细地讲用法,从“别在竹筒打洞(蟋蟀会咬大逃脱)”到“运输时放冰袋降温”,絮叨得像个老父亲。

客人们笑着听,转头就成了烟酒店的常客。“买个罐顺带拿包烟,下次捉了虫来卖,又得坐下来抽根烟聊几句。”谢飞说,这些爱虫人几乎都抽烟,一来二去,柜台里的烟成了他们的“标配”。

从“卖具”到“收虫”:行家身份引客来

虫具生意做了几年,谢飞心里的“虫瘾”又犯了。看着乡亲们提着蟋蟀来问价,他索性扎进了“辨虫”的学问里——“头大牙宽、后腿有力、尾丝尖长”是基础,真正的行家还得看“神态”:“好虫不动时像块铁,一动就带劲儿,那股精气神藏不住。”

他抱着《中国蟋蟀谱》啃,跟宁津县的虫贩讨教,甚至跟着老玩家去看职业联赛。慢慢地,谢飞能从成百上千只蟋蟀里挑出“将军”,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收虫客”。有次一个外地客商带虫来斗,谢飞一眼看出对方的虫“牙口软”,建议换只本地虫,结果真赢了比赛。那客商当场买了十条本地烟,说“谢老板懂虫更懂人”。

收虫季一到,谢飞的店门口就成了小市场。凌晨四五点,捉虫人揣着竹筒来交货,烟酒店的条凳上坐满了人,抽着烟聊虫经:“今早运河边捉的那只,腿上带红筋,绝对是狠角色!”“给我来包‘钻石’,等会儿跟老李斗两把。”烟雾缭绕里,烟卖得格外快,尤其是外地客,临走总得捎几条地产烟当伴手礼。

直播里的“虫烟经济”:精准客群找上门

互联网时代,谢飞把“蟋蟀经”念到了线上。他开通抖音直播,镜头里一边展示刚做好的蟋蟀罐,一边直播代养的蟋蟀进食——不少参加比赛的客户会付费让他代养,每天看直播“云监工”。

直播间里热闹得很,天南地北的虫友刷屏互动,有人问“罐多少钱”,有人问“吴桥哪款烟好抽”。谢飞从不硬推,只说:“来收虫时带两盒尝尝,不好抽算我的。”可真等客人来了,看着店里满墙的蟋蟀照片和奖杯,听着他讲虫故事,大多会主动要烟:“就冲谢老板这懂行劲儿,烟肯定错不了。”

有个山东的虫友,连续三年来吴桥收虫,每次都在谢飞店里买上十条烟:“回去分给棋友,都说‘这烟有虫味儿’——其实是谢老板实在,烟好,人更实在。”

如今的谢飞,烟酒生意稳中有升,蟋蟀相关的收入也成了重要补充。但他更看重的,是这门兴趣带来的“人气”:“来的都是爱虫的烟客,懂行、爽快,买卖做得舒心。”初秋的阳光透过窗,照在柜台后的“双丰收”匾额上——一边是码得整齐的烟酒,一边是锃亮的蟋蟀罐,谢飞笑着给客人递烟,烟圈里,藏着他用兴趣织就的生意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3827.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揭秘香烟回收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近日中华烟回收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作为国内高档香烟的代表中华烟不仅是节日送礼的常...

香烟资讯 2025-09-29 119 0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近日一种名为越代的香烟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它宣称能够帮助烟民减少吸烟量甚至最终戒烟这种香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香烟资讯 2025-09-29 1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