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永嘉“12・03”生产销售伪劣电子烟案查获的电子烟生产机器、伪劣电子烟烟弹等。汪源源摄
涉案金额1亿元,查处电子烟生产、仓储窝点17处,查扣运输车辆8辆、电子烟生产机器15台,查获各类雾化物454公斤、伪劣电子烟烟弹93个品种30.43万个、一次性电子烟1.3万个……
日前,浙江省温州市烟草专卖局、永嘉县烟草专卖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对藏身于江西的伪劣电子烟生产团伙和分布在广东、江苏、四川、湖南、湖北等多个省份的销售团伙进行精准打击,成功侦破温州、永嘉“12・03”生产销售伪劣电子烟案件,有力震慑了涉电子烟违法犯罪行为。
一次“跑腿”,挖到一条新线索
近年来,随着电子烟需求不断增加,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生产、销售伪劣电子烟,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温州市局、永嘉县局持续加大电子烟监管力度,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线索。“12·03”案件,正是源于一个不起眼的小线索。
时间回到2024年7月的一天。下班后,永嘉县局专卖稽查员老周叫了个“跑腿”订单,前来送货的是个熟悉面孔。
“大哥,又是你的订单啊!今天真是太巧了,我一天内竟然遇到了两个老客户,刚才跑的一个电子烟订单也是熟人。”
听到这话,老周立刻追问:“电子烟?什么品牌的电子烟?”
“我只知道是电子烟,牌子没见过,我都接了好几单了。”
老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问了几个问题后,默默在心中记下了这条线索。
这一线索引起永嘉县局的高度重视,专卖人员立即对掌握的信息进行研判,并最终将侦办重点聚焦到辖区一家电子烟店。
经过近5个月的详细排摸,2024年12月3日,永嘉县局成功在该店查获伪劣电子烟产品2826个,实物金额10万余元。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永嘉县局并未止步于此。在案件经营过程中,永嘉县局专卖执法人员敏锐发现这条线索后面可能隐藏着一张更大的网络。
追根溯源,拉出一张产销网
今年1月,在永嘉县公安局大力支持下,由永嘉公安、烟草部门组成的“12·03”联合专案组正式成立,合力对这起生产、销售伪劣电子烟案件展开系统侦查。
依托联合办案机制,专案组对现有线索进行扩线排查。鉴于案情复杂且案件价值大,温州市局专卖稽查支队共同展开案件侦查。
经过调查,办案人员注意到,涉案店铺的快递包裹寄送时间及面单张贴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收件、寄件人的信息存在一些造假痕迹。
“物流方面,警惕性高、反侦查意识强,而且这些电子烟的包装虽然粗糙,但口味齐全,根据现有信息,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背后有一条成熟的制假链条。”在专案组会议上,专案组组长分析道。
抽丝剥茧,追根溯源。专案组以涉案零售店为中心,摸排辖区内各个销售点的位置,并跟进销售、物流等数据,进一步追踪伪劣电子烟的来源。
第一份追踪报告显示,此案中所有伪劣电子烟均来自广东东莞。
“马上去东莞!”办案人员立即行动。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们24小时轮班蹲守、秘密摸排,精准掌握了嫌疑人的行车轨迹、仓库位置及活动规律。
以此为起点,专案组陆续在江苏、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实现了多重突破。
随着对中间批发环节相关信息的精准掌控,办案人员将下一步打击目标指向位于江西某工业园区的生产窝点。至此,这起涉及生产、运输、仓储、批发、销售等全链条的伪劣电子烟网络逐渐清晰。
五轮收网,摧毁违法产业链
侦办取得突破性进展后,专案组经过多次开会研讨,决定分批次实施布控、进行抓捕。
对江西的生产窝点,专案组更是慎之又慎。该窝点位于城乡接合部,周围环境复杂。经过深入研判,办案人员进一步摸清团伙成员的活动轨迹、货物运输规律以及窝点分布情况,仔细梳理出这一涉案团伙的组织架构。
从负责原材料采购的上线供应商,到组织生产的工厂负责人,再到分管仓储运输的中层骨干,最后是遍布各地的线下销售代理,一条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的违法链条被“拉出水面”。
今年3月26日深夜,办案人员对生产窝点进行突袭。冲入生产车间时,办案人员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脏乱简陋的厂房里,数十名工人紧张地忙碌着,地上散落着各种包装材料和未经处理的雾化物,几台机器正在运转,伪劣电子烟烟弹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
此次收网行动成功摧毁了这个核心生产窝点,现场抓获涉案嫌疑人25人,查扣系列生产机器15台,各类伪劣电子烟烟弹5.7万个,各种口味烟油454公斤。
经过前三轮收网,该案犯罪团伙的主要生产和仓储环节被摧毁。在此基础上,办案人员再接再厉,与多地警方密切协作,横跨九省抓捕涉案嫌疑人。
该案累计出动公安、烟草执法人员五轮共130余人次,对这起伪劣电子烟案件的生产、运输、仓储、批发、销售等各环节进行了全链条打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