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曾经因为山高路陡、地形破碎,各地之间交通不便,饱受地理“散装”的困扰;如今,3万多座桥梁飞架,缝合大地的裂痕,托起一个“整装”的“高速平原”。
扎根于贵州的绿水青山,近年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遵循行业“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深入推进烟草物流现代化建设,实行“一体化”管理,一个越来越“整装”的贵州烟草现代物流网络正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为行业现代物流“一体化”提供了“贵州样本”。
“一”脉贯通
在烟草物流工作中,行业明确提出“全国有统筹、省级有主管、基层有实体”的物流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架构。“省级有主管”,如何管?贵州省局(公司)将目光放在了“一体化”上。
聚焦“一体化”管理,贵州省局(公司)完善物流体系、配套运行机制、建设管控系统,在现有物流网络布局基础上,着力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物流资源和物流体系的规模效益、集约效益,推动形成全省烟草“大物流”运行格局。
2021年起,贵州烟草商业开始构建贵州山区“三同三转三化”现代物流新模式、“智慧+”现代物流新生态,持续推动物流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支撑“一体化”管理,贵州省局(公司)统一建设了黔烟物流一体化管控系统,切实发挥省级管理系统的承上启下作用,既实现了与全国统一烟草物流管控系统的全面对接,也实现了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物流运行的“一管到底”。
“各物流中心都在同一个系统下开展工作,数聚一处,数出一门,数据将各物流中心联结起来,为‘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贵州省局(公司)副总经理周华说。
无节点不网络,每一个物流节点都是贵州省局(公司)向基层延伸的触角。贵州省局(公司)统一布局物流网络,根据贵州山区实际,合理确定物流覆盖半径,以9个市州为单位分别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形成“小枢纽多点协调”的物流网络布局。
同时,他们不断优化中转站布局,将30个中转站优化整合为18个,形成了“9+18”的物流覆盖网络。根据设备产能和就近响应原则,贵州省局(公司)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适度规模推动“跨区域联动协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服务响应速度。
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局(公司)着力理顺机制,加强运行管理。他们将原来由县级局(分公司)管理的中转站全部划转到地市级局(公司)物流中心管理,实现物流中心对物流“人、财、物、事”的全面管控和统一调度。仅此一项,就节约人工成本2000余万元。
物流配送的价值不在货物位移,而在服务体验。
对此,贵州省局(公司)着力规范服务管理,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建设统一的零售户微信服务公众号——“黔烟物流”,加快制定全省统一的物流服务评价机制,建立“差评”跟踪销号制度,着力提升物流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经过多年努力,贵州烟草商业“省局有统筹、市州有实体、基层有延伸”的“一体化”物流组织管理体系已全面形成,物流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顺畅、物流资源进一步聚合、成本意识进一步增强、功能价值进一步发挥,运行效率效能极大提高。
“一”网统管
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登录黔烟物流一体化管控系统,顺着无形的互联网,一个个实时的物流运行数据汇聚到系统中,全省物流运行实现“一屏统管”“一管到底”“一目了然”。
这是贵州烟草物流数字化转型后物流处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状态。
“以前想要一个总体的物流运行数据,要先让各家物流中心报上来。有了一体化管控系统,各块物流运行数据全部聚拢起来,想看什么就从系统里调取。”贵州省局(公司)物流处工作人员杨洋说。
在贵州烟草商业看来,信息系统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关键支撑,是“省级有主管”的有效抓手。
自2021年开始,贵州省局(公司)着手推动物流数字化转型,建设一体化管控系统。
建设过程中,贵州省局(公司)坚持“一体化”思想,按“全链条转、系统性转”的思路,坚持“省局修路、市州行车”路径,坚持“业务主导、外力辅助”方式,强化省局(公司)“统”的职能,由物流处自上而下推动整个条线的数字化转型,统一梳理需求、建设系统、开发场景、贯通数据等,既防止了“各自为政”形成新的“数据孤岛”,也避免了“单打独斗”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同时还推动了全省物流业务的一体化运行管控。
贵州烟草商业坚持“系统观念建系统”的思路,注重系统的完整性和数据的贯通性。按照“系统应通尽通、数据应统尽统”原则,他们分别贯通了纵向行业系统、横向协作系统、内部作业系统、外部关联数据系统,贯通的系统类型有17个,数据接口达300多个,全量汇聚了资源、订单、仓储、分拣、配送等内部数据以及车辆ETC通行费、加油费、修理费等外部数据。
通过一体化管控系统,贵州省局(公司)着力对全省烟草商业物流人、财、物、事全要素进行数字化管控,实现物流管理“纵深到作业层,管控到全领域”的目的。
一体化管控系统既管控订单、仓储、分拣、配送全环节,也管控卷烟、烟叶、电子烟物流全业务;既纵深到人、车、场、站等作业层,也延伸到卷烟工业企业、零售户等服务端。
在一体化管控系统的加持下,贵州烟草商业物流运行管理颗粒度由“粗”变“细”了,管理触角由“近”变“远”了,管理时效由“延时”变“实时”了。
“一”举多效
实行“一体化”管理,“一”有何功?
统一规范、协调共享、流畅贯通、经济集约,是“一体化”之功最好的注解。
今年4月的一天,一通求助电话从贵阳市局(公司)物流中心打到了黔东南州局(公司)物流中心。
原来,这天贵阳市局(公司)物流中心因为伺服驱动器故障,物流作业出现停滞。要是从外面购买安装,需要3天时间。为了不影响卷烟配送,贵阳市局(公司)物流中心向兄弟单位发起求助。恰好,黔东南州局(公司)物流中心仓库内有这个备件。仅用3个小时,备件就出现在贵阳市局(公司)物流中心。
“在‘一体化’管理实现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大家都是相互独立的,无法共享。”贵阳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经理王璐表示。
贵州省局(公司)按照行业卷烟物流设备分类与名称规范,结合工作实际,采用层次码结构方式,建立备品备件编码规则,对全省烟草商业系统9家物流中心五大类常用备件统一赋予通识编码,使备品备件具有通用的“身份标识”,并依托一体化管控系统,实现备品备件数字化、标准化、可视化管理。
有了统一编码管理后,贵州省局(公司)建立全省物流备品备件共享库,将各地“自用小仓库”集成为全省“共享大仓库”,并根据出入库情况实时同步更新,实现了备品备件管理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目前,该库已汇集了各物流中心共计6000余个备品备件,在全省烟草物流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备品备件共享的基础上,贵州省局(公司)将共享理念运用到物流工作的其他方面,建立维修知识共享库和维修人才共享库,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共享的实现基于“一体化”管理。在日趋频繁的往来背后,是各物流中心管理边界的“破界”和管理认同的“破冰”。
强大的一体化管控系统,让贵州烟草商业物流有了不再“散装”的底气,也为贵州烟草市场要素的高效流通创造了极大便利。
在现有物流网络布局的基础上,贵州烟草商业着力增强物流的渠道掌控力,在强链、补链上下功夫,逐渐将烟叶物流纳入统一的数字化管控,形成卷烟、烟叶、电子烟一体化运行格局。
此外,贵州烟草商业贯通物流系统和财务系统,推动物流与财务的标准融合、数据融合、管理融合,实现业财融合“一体化”,通过数据共享、预算控制、自动核算、智能预警、自动统计等,实现财务对物流费用的全环节穿透式管理和反驱动改进效果。
“比如,通过解读财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物流费用到底用在了哪里,分析出哪些环节的费用是可以压缩的,以此来推动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贵州省局(公司)物流处副处长张华说。
在黔东南州局(公司)物流中心经理吴作义看来,实施“一体化”管理,尤其是应用一体化管控系统,让兄弟单位间有了更加明确的对标方向,有助于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系统中,吴作义最关心的数据就是兄弟单位的各项运行指标。每月数据统计结束,吴作义就召集中心的管理人员坐下来,分析与兄弟单位在各项指标上的差距,商讨提升指标的措施与办法,不断改进物流中心各项工作。
通过技术创新、场景创新、模式创新,“十四五”以来,贵州烟草商业单箱物流费用从2021年的296.92元降至2024年的259.73元,同比降低37.19元,降幅12.53%,行业排位从30位提升至17位,物流费用率从2021年的0.93%降至2024年的0.74%,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一”统全局,万象更新。贵州烟草商业物流“一体化”不仅是管理模式的革新,更是思维的跨越。它打破壁垒、凝聚合力,为物流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站在新起点,这种“统”与“新”的辩证统一,将引领潮流,书写崭新篇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