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一聊如何跟爱抽烟的朋友友好相处

2025-09-16 香烟资讯 9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前几天,关于鲁迅纪念馆吸烟墙被投诉的事闹的沸沸洋洋,我和好友石严坐在一起时也讨论起这件事,作为一名10年烟龄的烟民,石严也认为说鲁迅是“老烟枪”,真没冤枉他。

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时他还不碰烟,回国后被工作、写稿的事儿缠得慌,朋友递了根烟解闷,这下就抽上了瘾。后来他烟瘾越来越大,一天能抽两包多,写文章、聊天时烟都不离手。许广平劝过他戒烟,他也试过,可没几天就破戒了,还调侃说活着够累,抽口烟算乐子。 到了晚年身体差,他才勉强少抽点,但没彻底戒掉。对先生来说,烟不只是解闷的玩意儿,更像陪着他写文章、跟人论战的老伙计,满是烟火气,也藏着他的硬气。

但鲁迅先生烟瘾大是事实,被吸烟伤害了身体也是事实。

抽烟一定是影响健康的,但它又是有效的社交手段。很多人表示自己不抽烟,但是尊重别人抽烟的权力。比如我。

在我和石严的社交里,有时候几个老友聚一起也会有人问:

我能抽烟吗?

既然问,就是想抽,一般我们会说:

您请,您请。不用拘束。

我虽然不抽烟,但很理解抽烟人的感受。大多数时候,很多人坐在一起,抽烟的人,会不由自主拿出烟抽,烟雾缭绕一晚上,回去后,不抽烟人大概率是一定要换衣服洗澡的,我就是这样。因为烟味太大了,即便是这样,我也会非常尊重,并适应这个环境,友好的气氛,会远远超越有烟的事情,从而忽略不计。

有的时候,别人会尊重我不抽烟的事实,忍着不抽烟,记得有一年一个外地的兄弟来京,我们见面的时候,他总是出去一会儿,我也没多想,事后,我才知道,他是忍不住,出去抽烟了。我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我也记住了这份尊重,同时,又有些不安,人家大老远来了,守着我,都不好意思抽烟。

去年初夏的一个傍晚,我们三个十年老友坐在河畔的露天茶馆。夕阳在水面上洒下碎金,谈到高兴处,石严又从口袋里摸出烟盒时,手指在盒面上轻轻敲了两下——这是他特有的准备动作。

我问他点点头,他便走到离我们三步远的位置。火柴划亮时,微微侧身,让烟雾随风飘向河面。我有点诧异,便问他:

嗨!离我们那么远干嘛?又不是不知道你这老习惯?

他说:看了最近网上各种对抽烟行为的讨论。我觉得我还是自觉点。虽然咱都不是外人,但我也要注意嘛。

听他这样说,我竟然很有些不好意思,甚至过意不去。我们10多年的友谊,向来说话玩笑都不忌,他不嫌弃我酒品差我也从来没有介意过他抽烟,现在却躲着大伙抽闷烟了,岂不是要生分?我劝说他老朋友面前不必如此,他坚持说抽完就来。

其实我们知道,石严抽烟是因为上大学时父亲重病,他在医院陪护时染上的习惯。“那时候整夜不能睡,就靠这个提神。”他说得轻描淡写,我们听出了背后的沉重。

那晚我们聊了很久,关于尊重,关于包容。最后达成的共识是:他可以在我们身边抽烟,但保持一定距离;我们也要直言是否感到不适,而不必勉强忍受。

我们的友谊并没因此生分,而是更为自然和融洽。其实真正的友谊不是没有分歧,而是学会在差异中相处。就像你喜欢听音乐,你的朋友却喜欢打篮球,你喜欢有香水点缀的氛围,你的朋友却更喜欢清新自然的空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但彼此的包容理解和相处时的快乐与欢喜,绝不会因一缕烟丝而消解半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5701.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揭秘香烟回收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近日中华烟回收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作为国内高档香烟的代表中华烟不仅是节日送礼的常...

香烟资讯 2025-09-29 117 0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近日一种名为越代的香烟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它宣称能够帮助烟民减少吸烟量甚至最终戒烟这种香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香烟资讯 2025-09-29 1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