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潘的“金叶”情缘

2025-09-10 香烟资讯 5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清晨五点半,天刚擦亮,潘定献就早早来到烟田采收烟叶。抚摸着一片片成熟的烟叶,他心里乐开了花。“今年种这个品种真是不赖,成熟早、好烘烤。”他转头朝身后的采收队交代道:“今天采摘叶片的标准按照这个来,趁凉快咱们抓紧干。”

今年65岁的潘定献,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上店镇汝南村的烟农。从他开始选择种植烟叶,一种就是25年。“那时候我在外地工地搬砖,挣点出力钱,媳妇一个人领着孩子们在家种地,钱也没挣多少,光靠她一个人地也种不好,家里的光景也没啥起色。”回忆往昔,老潘搓了搓布满老茧的手掌。

转机出现在2001年。村子里推广烤烟种植,技术员上门动员:“最近都是想着外出发展来,家里地多人少,那外面的活也不是恁好干来,不如在家种烟叶,烟草公司提供烟苗和技术指导,种完烤好后还管收购,不比你背井离乡强!”老潘心里直打鼓:“种烟没经验啊,种不好咋办?”技术员拍胸脯保证:“咱们和烟草公司签合同,有技术员全过程指导,只要踏实肯干,不愁种不好!”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老潘把自家3亩坡地改种了烤烟。从育苗、移栽到烘烤,上店烟叶工作站的技术员们轮流穿梭在田间地头:

“移栽时要深挖坑,浇足定根水,行距株距要均匀……”

“及时中耕培土,才能稳定根系……”

“打顶抹杈要在晴天,这样烟株的伤口能够经过太阳暴晒愈合……”

“我们需要从叶片颜色来辨识烟叶的成熟度,当叶色变黄,叶片下垂,主脉变白,茸毛脱落,有些上面还有成熟斑……。”

图为潘定献正在烟田采收烟叶

通过每个生产环节技术员的跟踪指导,老潘慢慢地掌握了种植技术,在烟叶烘烤环节,烟站也配备了烘烤指导师来帮助他。当时还是老式土烤房,老潘在烘烤师的指导下,记温度、控火候,当第一次打开炕房门看到金灿灿的烤烟时:“我当时真是太激动了!”老潘提起当时的场景还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尝到甜头的老潘,第二年把家里的6亩地全种上了烤烟。第三年10亩,后来50亩、100亩,他一个人逐渐忙不过来了,移栽要请帮工,烘烤要守夜,采收要赶天气。这时候,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他们都主动站了出来。

大女儿当时在县城打工,听说家里种烟缺人手,辞了手机店销售员的工作回村帮忙。“爸,我在手机店一天也挣不了多少,不如回来帮你管理烟田,还能学门手艺。”二女儿更是把“精细活”做到了极致。她负责烟田的日常管理,记着本子上的“种烟日记”:“5月12日,移栽第三垄发现两株花叶病,已拔除并消毒;6月5日,第五行烟叶出现缺钾症状,追施硫酸钾肥5公斤……”就连小外孙,从小就跟着家人在地里转,现在上初中了,生物课上讲光合作用,他能用烟叶给同学举例子:“我们家的烟叶,叶片里的叶绿素含量高,所以烤出来颜色好!”

今年,潘家十口人(包括女儿女婿)从村子里流转了100亩烟田。“以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这些年全靠种烟奔上了小康。”老潘掰着手指算账,“烟叶肥料和地膜烟草公司都有产前投入补贴,靠谱!去年给小儿子郑州买婚房付了个首付,咱可是没借一分钱!”

更让老潘开心的是,村里修通了到镇里的水泥路,方便运输烟叶,村子里也建了现代化的电烤房,智能控温控湿,烟农们再不用守着土烤房熬夜了,老潘也将他的种烟手艺传给了后辈们。微风吹过,成片的烟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普通农家二十年的致富秘籍,潘定献和家人用双手证明:土地不会辜负勤劳的人,只要肯扎根、肯钻研,地里真能长出“金叶子”。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5134.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揭秘香烟回收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近日中华烟回收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作为国内高档香烟的代表中华烟不仅是节日送礼的常...

香烟资讯 2025-09-29 120 0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近日一种名为越代的香烟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它宣称能够帮助烟民减少吸烟量甚至最终戒烟这种香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香烟资讯 2025-09-29 1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