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财年,东京涩谷区从街头清扫出4.9吨烟蒂,清理费用高达1.2亿日元,比前一年增长11%。万圣节、跨年等节点,瞬时人流把问题推向高潮,涩谷区议会于是把“改善吸烟礼仪”写进2025年重点民生议题。
同一时刻,菲莫国际日本公司(PMJ)正为“无烟未来”愿景寻找本土落点——其母公司菲莫国际(PMI)早在2016年就宣布要在2025年于日本停售卷烟,而加热烟草IQOS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9.8%,却仍要面对“烟蒂到底是谁的责任”这一灵魂拷问。
涩谷区政府的公共议题、烟草企业的战略拐点、居民与游客的切肤之痛,三方需求最终得以交汇:菲莫国际日本公司与涩谷未来设计联合发布“行动零点”(Action for 0),目标是把与烟草伴生的城市痛点压到最低,而非简单禁烟。
五件“小事”构成的系统方案
1、把问题数出来
研究团队用三个月在涩谷站半径500米内地毯式扫描:
地面共发现18337枚烟蒂,密度最高的JR站南口达每平方米17.4枚;
300份街头问卷显示,62%的非吸烟者曾因“擦肩而过”的二手烟感到不适;
超过40%的游客不知道哪里可以合法吸烟。
所有数据做成公开GIS地图,任何人都能下载原始CSV。
2、把街道扫干净
每月最后一个周六,PMJ员工、区保洁员与志愿者一起“扫街”。截至2025年8月,已办6场活动,累计1120人次参与,清出26公斤垃圾,其中83%是烟蒂。工具由PMJ提供,但志愿者统一穿无品牌标识的橙色背心,避免商业色彩盖过公益氛围。
3、把礼仪译出来
2024年涩谷接待外国游客3300万人次,语言不通是违规吸烟的主因之一。PMJ把区役所的《吸烟礼仪手册》译成英、中、韩三语,二维码贴在50家便利店门口;同时在TikTok推出15秒短视频“Smoking or Not?”,上线两周播放量210万次,点赞9.4万。
4、把对话摆上桌
每月一次的圆桌“Shibuya Zero Lounge”把区议员、便利店代表、建筑设计师、游客代表、孕妇妈妈会同聚一堂。8月论坛邀请大阪难波Walk项目团队,分享其用“移动吸烟舱”减少40%乱扔烟蒂的案例。所有纪要公开上网,供其他城市检索。
5、把蓝图画出来
设计事务所NOMURA,co.给出了三套“未来吸烟环境”概念:
方案A:JR站西口地下120㎡负压通风吸烟廊道;
方案B:电话亭改IQOS专用舱,LED实时显示空/满;
方案C:连锁咖啡露台设置可收纳立式烟柱,满200支自动短信通知清洁队。
三套方案全部公开征求居民意见,区议会将在2026财年预算中择优落地。
两家公司为什么愿意“跨界”
对菲莫国际日本公司而言,日本是IQOS最大单一市场,却也是控烟法规最敏感的试验场。如果能把“烟蒂减量”与“加热烟草”绑定——IQOS专用烟弹不含纸质卷烟外包装,理论上可减少90%以上烟蒂——就能为2025年停售卷烟争取政策与舆论空间。其环境发展部总监鹤冈仁说:“我们不是推销IQOS,而是让社会看到加热烟草对城市清洁的潜在贡献。”
对涩谷未来设计而言,这家2020年成立的公私合营机构专长“用设计思维做城市微更新”,过去三年已完成12个小尺度项目。他们不缺创意,缺的是能把创意落地的伙伴。会长金山淳吾直言:“PMJ有预算、有数据、也有与政府谈判的经验,这让我们可以把‘吸烟环境’当作一个完整社会系统去重新设计。”
少几个烟头,还是多一种共治范式?
日本烟草协会2024年报告显示,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有31个把烟蒂清理费转嫁给地方财政,总额超过280亿日元。PMJ以合作者身份进入公共议题,等于把“谁污染谁付费”往前推了一步: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清洁人力与空间方案,政府提供法规与场地,居民提供反馈。若模式复制,或将改变日本“政府兜底、企业旁观”的烟蒂治理格局。
日本京都祇园、大阪心斋桥、福冈中洲都面临“过度旅游+烟蒂”困境。京都市2024年试点“一次性烟蒂袋”失败后,已主动联系涩谷未来设计取经。9月,“行动零点”手册将译成英文版,向全国20个重点旅游城市免费发放,流程拆成12个标准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按需取用。
日本控烟运动常把吸烟者推向对立面,罚款、隔离、道德谴责层层升级,收效递减。项目启动后问卷显示,67%的吸烟者愿意使用指定吸烟区,但只有38%的人清楚最近的合法区域在哪。“行动零点”用可视化地图、更人性化的吸烟空间、多语种提示降低摩擦,9月的论坛还将首次邀请“非吸烟儿童代表团”,让小学生用乐高积木搭建“不会踩到烟蒂的涩谷”,尝试把“对立”变成“共玩”。
菲莫国际2024年ESG报告承诺,到2030年全球50%以上净收入来自无烟产品。在日本,这不仅需要消费者,更需要“社会许可证”。当IQOS用户发现品牌把预算的一部分用于清洁街道、设计吸烟空间,品牌好感度在8月初次民调中提升了11个百分点。涩谷区议会也已原则同意:若2026年烟蒂密度下降50%,将考虑放宽对加热烟草专用空间的设置限制——用公共政策为菲莫国际日本公司的业务转型“开绿灯”。
结语
菲莫国际日本公司与涩谷未来设计用一次跨界实验提醒所有人:城市问题的终点,往往不是宏大宣言,而是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然后让它可扩散、可复制、可自我生长。
“行动零点”最终能否让涩谷街头的烟蒂真正趋近于零,仍需时间检验。但两家公司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当政府、企业、居民愿意坐下来把数据摊开、把预算摆平、把方案公开,一座城市的“小毛病”就有可能被系统性地拆解、迭代、清零。
烟蒂虽小,折射的却是公共治理的大课题。下一次当你在涩谷街头找不到烟灰缸,或许可以先抬头看看那块写着“Action for 0”的银色指示牌——那里已经给出了答案。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