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是风雨同舟的温暖见证,更是支撑生命的希望刻度。在资阳乐至老城区,48岁的周易兰,通过三笔特殊的“人生账单”,书写着一位普通女性用爱与信念守护的生命奇迹。
第一笔账:守护亲情——60余昼夜唤醒奇迹重生
2021年6月,一声声刺耳的救护车鸣笛声打破本该平静幸福的一天。乐至一家副食店中,周易兰的丈夫张成军突发脑溢血陷入昏迷。经医院评估,康复可能性极低。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周易兰和家人经历了从不可置信、以泪洗面到心乱如麻、被迫接受的阶段。丈夫的父母、姐姐见此情况,均忍痛劝周易兰放弃救治。
“难道真的要放弃相伴20多年的家人吗?”无论别人如何劝说,周易兰都坚定地拒绝,她握着丈夫的手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不会放弃!”
术后丈夫果然陷入一个多月的深度昏迷,苏醒后瘫痪在床,但周易兰始终坚信奇迹会发生。她将丈夫接回家中,每天凌晨5点起床熬制流食,每2小时为其翻身,随时更换潮湿的衣物。自学中医理疗手法,按时为丈夫按摩四肢,每周用三轮车带着丈夫往返数十公里,到隔壁小镇上找退休老中医针灸。医疗费用如流水般支出,可周易兰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她把每一笔借款都记在褪色的笔记本上,扉页写着:“这些不是债务,是爱的存折。”
第二笔账:坚守诚信——廿载经营铸就公道口碑
“周姐很勤快的,每天天不亮就把铺子开着了。”
“人踏实肯干,自从她老公生病了,屋头大大小小都是她在操持。”
“小周就是太较真了,一块钱都不多收。”
……
在邻里和顾客的眼中,周易兰就是勤勉踏实、公道正派的代名词。
50平方米的店里,货架永远擦得锃亮,价签摆得清晰端正。丈夫生病前,为了支撑家庭开销,两口子租下铺子经营烟酒副食。丈夫病倒后,大家都劝周易兰退租,她却看着经营了近20年的老店说:“这里承载着我们全部的希望。”
碰到顾客多给5元,她追出两条街归还;遇着老人来买米,必定帮忙扛到楼上。当有人感慨“何必这么死板”,她笑着说道:“大家来照顾生意已经很好了,人可以暂时穷困,但一定要踏实正派。”
邻里和顾客都被她的坚韧打动。有人劝她适当涨价补贴家用,她却把热销的鸡蛋调低两毛钱,只因很多老年人来此购买,她说:“大家都不容易,我赚该赚的就可以了。”她甚至在店门贴出告示:“本店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这种将心比心的经营哲学,让小店赢得“实诚店”的美誉,成为整条街最温暖的所在。
第三笔账:创新经营——4年逆袭破译幸福密码
周易兰的店铺经营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用她的话说,“开店容易守店难,但只要用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接手初期,她因经营店铺、照顾丈夫没有时间去办理许可证更名,乐至县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李小琴在上门走访中了解到她的情况,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为她上门办好新证。类似这样的店铺“小事”倒是很快解决了,但其中的“大事”却一直让周易兰没有头绪——对她来说,最大的事儿便是店铺经营陷入困境。
2024年春节前,她发现周边新开了两家超市,急得嘴上起泡。在李经理的帮助下,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女人,硬是学会了用手机接单,建起了顾客微信群,送货本子记满客户需求,还骑着电瓶车挨家挨户送货,硬是把销售额提升了20%。
客户经理李小琴指导周易兰查看店铺盈利数据。资阳市烟草专卖局供图
小店的生意有了起色,周易兰对丈夫的精心照顾也从未落下。终于,2025年4月,奇迹降临了——瘫痪长达4年的张成军腿部终于有了知觉……如今,他已经能扶着周易兰自制的扶手走上七八步,小店也在好心供应商的赞助下换上明亮大气的新店招。
周易兰站在装饰一新的小店内,看着柜台上的账本,心中百感交集。正如她所说,“这些不是我的苦账,而是我的幸福账。”三笔账单中,对家人的账单写着“不离不弃”,对邻里的账单记着“公道人心”,对经营的账单算着“精益求精”。晨光下,她搀着丈夫在店门口锻炼的身影,成为乐至县老城区中最动人的风景。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