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期天气炎热,陈天才的身影却几乎每天都出现在重庆奉节的烟田里。这位身兼基层理论宣讲员、农气服务专家、“专技随访”智囊团成员的“斜杠青年”,正忙着给两个在研项目做田间“期中考试”。泡在烟田里的陈天才,裤脚沾满泥点,草帽下的脸晒得黝黑,但说起项目进展,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别看陈天才现在是行业烟草农业青年人才、全市青年科技托举人才,还揣着全国烘烤竞赛三等奖、重庆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全国烟草行业第八届劳动模范这些沉甸甸的荣誉,13年前刚入职时,他可是被烟农的一句“大学生烤烟不如工地搬砖”怼得睡不着觉。
“数据里藏着答案”
2012年盛夏,陈天才怀着“科技改变传统农业”的信念走上工作岗位,结果入职第13天就栽了跟头——代表奉节烟草参加烘烤技能竞赛,因为实战经验不足,成绩很不理想。深夜的烤房里,烟呛得人睁不开眼,烟农疲惫的叹息和那句扎心的调侃,让他攥着笔记本蹲在地上发呆,不服输的劲头被激起来:“你们说我不行?那我就把烤房蹲成办公室!”
接下来的日子,白天,他顶着40摄氏度高温走访全县百余位烘烤师傅和烟技员,记录烘烤工艺的每一个细节;深夜,他蹲守烤房,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温湿度变化、燃料消耗和烟叶状态,汗水从脸上滴下来,晕开了笔记本上的字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他牵头构建的奉节县烟叶烘烤网格化管理体系初见成效,烟叶烘烤损失率从16%降至5.8%,每年为烟农挽回损失900余万元,彻底改写了奉节烟叶“长得好、烤得差”的历史。
2020年,重庆市局(公司)提出“1263”数智渝烟发展蓝图,奉节作为全市数字烟叶标杆单位,跑出了数智化转型的加速度。
已成长为烟叶技术带头人的陈天才带领团队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原理,将全县570座烤房的工艺参数逐项录入电脑,构建起庞大的数据模型。同事笑他是“烤房钉子户”,他却认真地说:“数据不是冰冷的字符,而是孕育变革的黄金土壤。”历时一年,他主导研发的“烘烤曲线自动评价体系”问世。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温湿度数据,结合AI算法动态调控,将控温精度提升至±0.2摄氏度,将故障响应时间压缩至30秒内,让上等烟比例提升了2.3%。
面对赞誉,他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数据里藏着答案,我要把传统经验变成数字密码。”
“科研哪有暂停键”
陈天才的“科技闯关记”里,少不了“带伤冲锋”的戏码。2014年深秋,在开展装烟方式技改的过程中,为解决煤炭烘烤升温难、不易控温的问题,他在排查烤房故障时不幸被电击伤,全身多处灼伤,婚期也推迟了。躺在病床上,他还在跟同事视频讨论煤炭烘烤升温难的问题,医生“勒令”他暂时放下工作、安心静养,他却嘟囔:“科研哪有暂停键?”
出院后,他马上返回工作岗位,踏上了寻找新型能源替代燃煤的艰辛探索之路。从自动加煤机到甲醇烘烤,他和团队尝试了无数次,却一次次遭遇失败。
2017年年底,陈天才在全国烟叶烘烤专家群了解到“生物质清洁能源烘烤”的概念,通过咨询得知云南生物质烘烤推广已见成效。他立刻请缨,申请开展生物质烘烤试点。申请通过后,他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前往云南学习,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优化、改造。
2018年,全市第一条年产4000吨的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在奉节落地,配套的200台燃烧机一上岗就立了功——黄烟率涨了4.8%,烟农再也不用凌晨爬起来添煤,一亩地还能多赚110元。现在奉节烟区生物质烘烤推广率达93.7%,机器都接上了5G网络,AI自动调参数,“无人值守”烤房成为现实。
“问题就是创新的种子”
2017年深秋,陈天才接过市劳模奖章后,领导轻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这奖章,是一群人心跳的汇聚。”这话恰似一簇跃动的火苗,瞬间驱走了他心底潜藏已久的困惑。曾经作为“孤勇者”在科研一线奋力打拼的他,更加坚定了从“单兵作战”到“星火燎原”转变的方向。
就拿“掌上基地”系统来说,系统刚启动时“问号重重”:科研院所专家盯着温控数据皱眉,程序员不知如何打通系统接口,基层技术员拿着烟农的“吐槽清单”发愁。面对这一情况,陈天才斩钉截铁地提出:“问题就是创新的种子!我们要凭借数据,搭建起一座连接工业企业、科研院所与烟田的桥梁。”
接下来的日子,他带领技术人员跑了32次现场,收了586份农户问卷,扒了5000多组数据,硬生生把系统磨了出来。工业企业的基地管理人员点开手机就能看到烟叶长势、烤房实况,感慨道:“这是把整个烟区装进了口袋!”阳坝村烟农张洵孝更乐:“以前问专家得走几十里山路,现在手机一点,专家直接面对面!”
在他的带动下,奉节烟叶条线冒出一串“牛人”:12人拿了中级职称,2人成了高级农艺师,1人在全国烟叶分级大赛中获奖,9人在市级比赛中摘牌,6人获评“夔烟榜样”,烟叶科还成了唯一以部门入选“夔烟榜样”的团队。
13年过去,当年的青涩大学生已成为烟农眼里“带着科技来的实干家”。他带领团队拿下3项省部级创新成果、8项地市级科技成果、50项专利,个人撰写论文26篇(其中3篇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四精”育苗、“九步法”移栽、“三度培育”技术体系等烟叶实用技术让种烟更轻松……
陈天才常说,办公桌离烟田越近,越能精准对接烟农需求。这份踏实的追求,化作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服务,诠释着烟草青年的奉献和担当。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