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产品的命名往往遵循着诗意化、地域化的传统。例如,黄鹤楼品牌本身就得名于“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千古名句,其他如“中华”、“玉溪”、“云烟”等品牌名称也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2024年,几款3毫克低焦油产品相继推出,引发了一股新的风潮。进入2025年,“黄鹤楼”品牌更是直接将“3mg”作为产品名称,这种直接将焦油含量技术参数作为产品名称的命名方式,堪称一种突破。
这种命名策略与当年新浪微博直接启用“weibo.com”域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1年,新浪微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通过直接使用“微博”拼音域名,成功将自己与整个微博品类划上等号。
黄鹤楼(3mg)通过将“3mg”这一行业通用技术指标品牌化,巧妙地实现了对低焦油细分市场的定义权争夺。
从营销心理学角度看,数字命名具有独特的认知优势。美国营销专家马丁·林斯特龙在《品牌感官》中指出:“数字比文字更容易被记忆和传播,特别是在表达技术参数时。”
3mg这个数字简洁明了地传递了产品的核心卖点——低焦油含量,省去了消费者对“低焦油”这一模糊概念的认知成本。这种命名方式既是对消费者健康焦虑的直接回应,也是对烟草行业传统命名规则的一次大胆突破。
这种策略的底层逻辑在于:
降低认知成本:消费者无需解读“淡雅”“轻柔”的模糊意象,“3mg”直接传递“极致低焦”的物理事实;
建立技术权威:如同手机行业的“骁龙8系”、相机领域的“全画幅”,数字命名天然带有技术背书;
抢占心智空白:当“3mg=黄鹤楼”形成条件反射,竞品再推同焦油产品时,将被迫陷入“追随者”的被动局面。
于是,3mg 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一场缓慢的心理迁移:从“多即是好”到“少即是多”。在这条迁移的路上,黄鹤楼(3mg)抢先一步,把“剂量”写进名字,也把未来写进了烟盒。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