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一家70平方米的超市里有2本账本:一本记录店铺货物进销存的盈亏信息,一本记录一家四口衣食用的支出明细。
12年坚持,从1到17的爱心接力
1998年,屈光学开始经营乡镇超市,刚开始的日子十分艰苦,利润微薄,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2013年,屈光学已年近五旬,儿女早已成家立业。随着超市经营的逐年改善,他的手头也渐渐宽裕起来。在一次聚会中,屈光学从朋友口中得知一个12岁的女孩被父母遗弃,面临失学的遭遇,他立马向朋友要了女孩的联系方式。当天下午,屈光学账户里就多了一笔转账记录。从此,每月15日,汇款给需要帮助的孩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了屈光学十几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屈光学(右二)到学校看望学生。仁寿县烟草专卖局供图
2019年,屈光学带头成立了“清杨公益”,从“一对一”到“多对一”,参与爱心助学的朋友越来越多,他的单人长跑变成了一场72人的爱心接力。受资助的学生从最初的1人,逐渐扩展到17人;资助对象从本地品学兼优的学生,延伸到雅安、甘孜、阿坝等地困难学生。截至目前,“清杨公益”已累计帮扶32名山区儿童,帮助他们跨越荆棘,点亮求学之路。
小店安稳,解决资助后顾之忧
屈光学经营的这家乡镇超市,是他持续资助学童的最大经济支柱,也是孩子们的大本营。每年寒暑假,孩子们都会来“屈老爸”这里玩耍和帮忙。
被资助学生放假到“屈爸爸”的超市里帮忙做饭。仁寿县烟草专卖局供图
在超市的经营上,他也花了很多心思,遇到经营困难就找烟草客户经理帮忙,智慧收银机上线,他也是第一批主动加入学习。展示柜的一侧放着一本日历,每一页都印有屈光学和孩子们的合照,一张张笑脸在阳光下漾开暖融融的光晕。
“感谢烟草公司的热心帮忙,我的超市没赔钱,有了稳定收入,我才有能力去帮助这些孩子。”屈光学指着店内的“经营示范店”铜牌感慨道,“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责任从来都是共生关系,这份爱心接力理应传承下去。”
不忘初心,激励翻越大山的勇气
“每次我们从西昌一中出去打比赛,不管有多远的路程,你都第一时间想到来看丫头。”“你是我们大家的屈爸爸。”……孩子们的信带给了屈光学笑容。
屈光学(左二)去大学看望被资助学生。仁寿县烟草专卖局供图
提到让他印象深刻的学生,屈光学会聊起凉山州“悬崖村”的阿支。2017年,他去阿支家家访,村里刚用钢梯取代了危险的藤梯,他走得心惊胆战,13岁的阿支却每天都要攀爬这个钢梯上下学,本该稚嫩的双手长满了茧子。“屈爸爸,我想考出去,和你们一样帮一些人。”阿支的这句话让他更清晰地意识到,他们的帮助在孩子心中播种下了希望。
屈光学和“清杨公益”志愿者在悬崖村。仁寿县烟草专卖局供图
2025年3月,屈光学计划再次带领“清杨公益”的伙伴们重返悬崖村小学。“孩子们是未来,教育是根本。”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道出了坚守的本心,激励着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路前行。
未来,屈光学将继续与志同道合的队友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翻越人生高山的勇气。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