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云南中烟细支缤果爆+中支云龙,湖南中烟沁爽细支纷纷发布了上市商业销量过万箱的海报,沁爽细支更是近年高端新品破万箱用时最短,溢价最高的产品,彰显出口味创新与品牌年轻化的首战成果。
行业总是会奖赏那些勇于创新,勇于迈出第一步的人,在这个寒冷又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这个成绩尤为珍贵,这种精神也尤为宝贵。
对于那些正在寒风中萧瑟的品牌来说,或许正是时候思考如何借助年轻化的力量,为自己寻找那一抹阳光了。
前两天群里进行了大讨论。
“烟不好卖了!”
“烟酒利润双降,烟酒店已经不是个好生意了!”
“现在就恐怕会有一批烟酒店关门潮。”,“软硬中华都开始倒挂了”等等信息。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卷烟倒挂,白酒薄利,残酷的真相面前,所有人都开始力不从心。
先说商业流通环节,亚历山大。动销缓慢的高端烟,像沉重的石头压在渠道上。零售店里,曾经光鲜的名烟在橱窗里蒙尘,库存周转一天天拉长,众多资金被“冻结”无法周转。背负着沉重指标的各地烟草公司,面对高端市场的寒流,也不得不继续向小店压货。
可小店的胃,早已撑不下了。这种背离市场冷暖的“硬塞”,让渠道库存恶性膨胀。为了活下去,零售店主们只能含泪割肉,低价抛售回笼资金。更揪心的是,价格倒挂,削薄了利润,更浇灭了信心,陷入“越压货越卖不动,越卖不动越倒挂,越倒挂越没信心”的恶性循环。
面对市场的变化,工业的转身显得格外沉重。对高端烟长期的高度依赖,已形成难以挣脱的路径。高端烟不仅是品牌的“脸面”,更是扛起税利任务的“顶梁柱”。这就导致了船大难掉头,形成了僵硬的“供给刚需”。
创新之路也步履维艰。今年市场上出现了两股创新的热潮。一是低焦化+细支+超高端,以mg重新定义超高端,以技术升级指明进化方向;另一个是卷烟口味电子化,果味+薄荷+花茶等多维度口味创新。
一时间新品潮涌,而在真正打动人心或带来独特体验的核心创新上,突破寥寥。新品未能点燃新需求,反而在存量红海中加剧内卷,稀释着每一款产品的生存空间。
红在一时易,红在一世难,缤果爆、中支云龙和沁爽细支能取得万箱成就,殊为不易,值得行业品牌思考、总结、借鉴。
在经济承压、财政渴求的大背景下,烟草的税利担子更重了。今年的“跳起摸高”口号,迫使工业企业即使面对高端市场的寒冬,也必须优先保证产量和结构,确保刚性指标的完成。
再加上全社会健康意识的觉醒,禁烟政策的加大,吸烟场景的萎靡,新一代消费者和中坚力量,对烟草消费日益理性审慎,使得环境更加严峻。
自2018年以来,烟草行业卷烟产量已经连续七年增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0.9%。行业在总量和结构上处于高位运行,行业的深度调整注定漫长而艰辛。
短期内,高端市场的冷清与价格倒挂的寒意恐难消散。商业环节的“库存大山”需要时间消化,工业的转型在重压下步履蹒跚,而消费习惯的转向,更如东流之水。
高端萎靡与价格倒挂,是当下困境的写照,却也可能是倒逼整个产业告别粗放、浴火重生的契机。能否熬过寒冬,关键在于手握核心资源的工商业体系,能否真正打破对传统路径的依赖,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拥抱变革,重建与新时代、新消费者共鸣的价值纽带。
寒冬什么时候结束,答案,写在每一位从业者今日的选择与行动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