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烟区汉子的“逆风突围”

2025-06-21 香烟资讯 10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4.JPG

15.JPG

16.JPG

风雨过后是彩虹。在云南宣威市热水镇岱海村的烟田里,烟农杨小超用沾满泥土的双手,硬是在苦味的生活中过出甜味来。这个四口之家的故事,如同扎根在田里的烟叶,在风雨中顽强生长,书写出平凡人最动人的生命华章。

2015年,凄惨的命运重锤毫无征兆地砸向这个普通家庭。杨小超的妻子被确诊延髓病变、脑炎、脑梗死、胆囊炎,曾经的生活秩序轰然崩塌。“那两年,由于妻子病重站不起来,我背着妻子辗转曲靖、昆明、浙江、上海等大医院医治。在昆明云大医院的病房里,我数着点滴熬过无数日夜。掏空家底换来的,却是妻子的病情任然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我只有回家的一条路可走。”杨小超这样说。

在上海的医院里,当最后一张化验单成为归途的通票时,这个昔日的汉子只有带着妻子回到家乡,等待着小小超的是身后欠着的30多万债务、妻子不见好转的病情和需要照管的老人,以及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

面对生活的困局,杨小超没有低头,他选择向烟田要答案。他重新进行烤烟种植,把希望全部放在烤烟种植上。清晨五点的烟田、深夜十一点的农书,见证着他钻研技术的执着。他不仅将烤烟栽培的技术措施和要求化作田间实践,还虚心经常向技术人员请教,这份坚持让他家种植的烤烟成为全村标杆。

通过努力,杨小超种出的烟叶是村里质量最好的。“他家每年种出的烟叶质量都很好,在整个岱海村都是数一数二的,多数烟叶拉到收购点,都是上等烟卖掉。”岱海村烟叶收购点点长兼第一书记邱旭介绍。

在烟叶生长期,他抽空驾驶着贷款买来的装载机穿梭在工地上,每年2万元的装载收入全部用来买药和挂针;院子里的3头肥猪、8只山羊、10余只土鸡,成了杨小超家平时家庭开支的希望。今年出栏的一头肥猪换得2000元收入,而明年两只山羊的出栏计划,早已在他心里换算成孩子的学费和老人的赡养费。

杨小超的坚守,也让温暖的力量向他汇聚。宣威市烟草部门鉴于杨小超每年烟农考核排名靠前以及家庭特殊情况,在烤烟种植合同分配方面给予倾斜,从 2017 年的 5 亩烤烟种植合同,逐步增加到今年的 19 亩,收入水平从年均2.5万元提高到7万余元。烟叶站组织的技术培训也将“田间课堂”开到他家的烟田里;当地政府的关怀如同细密春雨,宣威市民政局1万元救助金、每月330元的低保与90元的残疾补助、60%的慢性病医疗费减免,还有村委会1000元的临时救助金以及捐赠的轮椅,每一份帮扶都在减轻着这个困难家庭的负担。

听着杨小超的叙述,一旁的岱海村村委会主任陶德柒介绍:“当初上报贫困户的时候,由于杨小超家外出医病,错过了机会。后来,根据他家的情况,烟草部门除种烟合同倾斜外,对他家还进行了技术帮扶,派出技术人员指导他家种烟,还固定烟叶烘烤技术员专门帮他家烘烤烟叶;村委会每逢有惠农政策的时候,都会优先对他家进行帮扶,希望他家早日将贷款赔完,日子越来越好。”

可喜的是,通过不断治疗,杨小超的妻子的病情从前年开始日渐好转,已能站起来行走,脚手也一年比一年灵活多了。“我很感谢我有这样一个老公,如果没有他的话,我怕早就不在世上了!现在,我可以自己站起来了,并且还能帮着家里喂喂猪、喂喂鸡、扫扫地……做点简单的事情,也帮着家里减轻点负担。”姚小超的妻子红着脸微笑着说。

如今,在杨小超家的生活中,清晨的“交响乐”会准时响起,烟田管理的脚步声、装载机的轰鸣声与鸡鸭和羊群的咩叫声鸣晨协奏,而他宽厚结实的肩膀和勤劳的双手,既握得住家庭生活的重担,也端得起继续治疗妻子的药碗。当晚霞透过烟田斜射过来,这个被生活锤炼的男子汉,总会在后院里拾到生活,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那是历经风雨后,对生活最温柔的回应。

在这片碧绿的烟田里,杨小超用永不言弃的信念,将苦难耕耘成希望。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家人,更是成为岱海村最生动的教材:生活或许会设下重重关卡,但只要心怀希望,用心耕耘,定能走出迷惘,踏上生活的康庄大道。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46358.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炎炎夏日,实体店如何挖掘经营商机?

进入7月,对实体店铺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季节。酷暑影响人们的购物心情,持续的高温和闷湿潮热的天气,让顾客不愿出门,店铺里面空空荡...

香烟资讯 2025-07-04 94 0

握指成拳 破局求变

协助破获1起涉“上头电子烟”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8起重大案件获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表扬,查获假私烟实物同比增长3倍以上,专卖条线综合...

香烟资讯 2025-07-04 1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