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的田野上,金黄的烟叶刚完成采收,翻耕后的土地便迎来水稻移栽,一烟一稻的轮作图景在四季更迭中循环上演。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安福烟草)以烟稻轮作模式为抓手,以烤烟产业为根基,探索“主辅结合”的多元轮作体系,让农田在生态循环中焕发生机。
烟稻轮作生态兴农
“种烟后种稻,地里的肥力足得很,化肥都省了不少!”寮塘乡烟农谢小兰站在刚插完秧的稻田边,望着嫩绿的秧苗感慨道。安福县推行的烟稻轮作模式,正以自然循环的智慧破解农业生态难题。烟叶采收后,秸秆经粉碎还田腐熟,成为水稻生长的天然有机肥;而水稻收获后的稻茬与稻草,经翻耕沤制能改善土壤结构,为次年烟叶种植提供疏松肥沃的生长环境,形成“烟养稻、稻肥烟”的良性循环。
为守护这份绿色基底,安福烟草推行“绿色生产行动”。在烟叶种植阶段,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防控手段,减少农田污染;在水稻种植环节,指导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以前种烟种稻都靠化肥农药,现在跟着技术人员学绿色种养,田里的青蛙、泥鳅都多了,稻米口感也更香甜。”谢小兰捧着刚收获的稻谷说道。
如今,走进安福县青塘基地,可以看见烟稻融合全程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烟稻轮作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提升,病虫害发生率显著下降,绿色农产品认证率逐年提高。连片的轮作农田不仅成为生态循环的“试验田”,更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生态名片”,吸引着周边农户主动加入轮作队伍。
技术帮扶科技助农
“这是专门为烟稻轮作定制的种植方案,按这个时间节点施肥、防治病虫害,保准能高产。”技术员小张拿着手册,正在给洋门乡的农户们做现场指导。为让烟稻轮作模式落地见效,安福烟草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从地块规划到品种选择、从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提供全周期技术帮扶。
图为安福县烟叶技术人员开展飞防作业
在品种选育上,技术团队结合安福气候土壤特点,筛选出耐肥性强、抗病性好的烟叶品种与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形成“烟稻适配组合”。“以前自己选品种,要么烟长得不好,要么后茬作物产量低,现在技术员提高种植专业化建议,种起来省心多了。”烟农赵庆军说,去年在技术指导下,他家烟叶和水稻的产量均比往年有了明显提升。
科技手段的融入让帮扶更精准高效。技术团队利用无人机开展农田巡查,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态,通过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管理建议;在关键生长期,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教农户烟叶烘烤、水稻育秧、油菜施肥等关键技术;建立线上服务群,实时解答农户种植难题。“不管遇到啥问题,拍张照片发群里,技术员很快就给解决方案,比自己瞎琢磨强太多。”正在学习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年轻农户赵庆军说道。
因地制宜产业富农
“烤烟+水稻”作为核心模式,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闭环。为提升农户参与融合的积极性,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多项扶持政策落地,联合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入粮食加工企业,拓展订单农业,实现优质优价。
图为安福县寮塘乡烟稻融合示范基地
而在严田镇,“烤烟+油菜”模式则开辟了“农旅融合”新路径——春季油菜花开时,金色花海与烟田相映成趣,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带动农户发展农家乐、农产品零售,实现“种地+旅游”双重增收。
从烟稻轮作的稳产保收,到烟油融合的农旅兴旺,每一寸田野都在书写生态与产业共生的答卷,多元轮作不仅让土地活起来,更让农户富起来。安福烟草将持续优化轮作模式,深化技术赋能与产业建设,让生态优势更充分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