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业的热点之一,必然有利群97mm细支的上市。
在近两年行业认为84mm细支为创新风口的当下,利群97mm新品的上市,再度打破这一认知。
面对细支支长的创新路口,有人认为84mm契合了轻松感、快节奏的消费趋势,有人认为97mm的优雅代表了高端体验的下一个方向。在参考君看来,支长不是关键,细支烟的竞争早已超越物理尺寸的较量,进入到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的系统性创新时代。
其实,多年以来,细支烟创新的底层逻辑、在体量与结构上的增长,主要就是源于消费者对悦己、社交的双重需求,而非简单的支长创新。从早期细支烟解决减少吸入量的基础需求,到如今满足社交体面感、自我愉悦感的进阶需求,消费需求的升级早已推动创新逻辑从物理维度转向体验维度。
01、84mm/97mm之外,细支更重要的是“三大件”
当行业还在纠结84mm与97mm的长度差异时,真正决定产品市场生命力的,是藏在尺寸背后、直接触达消费体验的三大核心支撑,即减害技术、场景适配与情感价值。
减害技术维度。降焦减害不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通过工艺革新实现低焦高满足的平衡,哪怕在6mg焦油含量之下依然保持高香口感。
场景适配能力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穿透力。利群97mm细支新品的推出,很可能瞄准了商务接待等特定场景对仪式感的需求。毕竟,更长的滤嘴设计不仅降低了吸入量,更通过视觉比例提升了高端感,可以满足年轻消费者、高端消费者在社交场景中的展示需求。除了商务宴请这类重社交场景,部分品牌也针对年轻群体的轻社交需求布局,即形成了长支高端场景、短支便携场景的互补格局。
情感价值的营造让产品超越功能属性,成为社交货币。如今,高端细支烟大都在打造文化赋能产品的创新模式,通过增加文化内涵,推动产品对消费决策的正向拉动作用。
02、细支烟的下一步,构建动态创新坐标系
在“三大件”奠定的体验基础上,细支烟若想突破同质化竞争、实现持续增长,还需摆脱单点创新的静态思维,构建一套能实时响应市场变化的动态创新坐标系。
在横向维度上,要实现技术、文化、场景的多维协同。如细支+低焦+爆珠的复合创新;而横向协同的深度还可进一步延伸至“数字化领域”,比如扫码查看烟叶溯源信息、参与品鉴会、生成可分享的社交卡片等,让创新从物理层面延伸至数字体验层面。
在纵向维度上,需建立价格带与消费场景的精准匹配。在价格上既能避开红海竞争,又保障渠道利润,在场景上能精准满足或领先满足正在兴起的高价值、小众圈层、舒适性消费喜好。
南京、利群等品牌的成功经验表明,那些能在高端市场稳居前列的细支产品,无一不是在尺寸之外构建了独特的价值壁垒。利群从84mm到97mm的跳跃,本质上是对这种动态创新理念的践行,其不被单一尺寸绑架,而是以消费者体验为圆心,画好每一笔创新轨迹。
展望未来,会发现细支烟的真正战场从来不在毫米之间。随着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的双重驱动,细支烟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聚焦“体验颗粒度”,从滤嘴设计、烟气释放速度、烟盒开启方式,到文化内涵、场景价值,每一个微小的体验细节都可能成为新的竞争壁垒。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