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设备平均有效使用率99.97%,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平均送货响应时间21.32小时,每周减少支线配送33车次,车辆装载率提升8.28%……
从去年7月10日至今,云南烟草滇东南工商区域物流中心已经高效运行1年多时间。
以项目为依托,云南烟草商业系统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和固有流程,深化滇东南工商区域物流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了对物流各环节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工商零全供应链的价值流再造。
以项目为依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分公司聚焦精益高效、协调共享的目标,围绕降本提质增效持续发力,全力构建“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现代物流体系,打造云南烟草物流发展的“新高地”。
协同破局,联动激活“新引擎”
一件产品从工业生产下线再到送达零售户手中,最快需要多久?日前,红河烟草给出了新答案——91分钟。
这样的配送效率是如何实现的?
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构建的“五大区域物流圈”统一体系规划框架下,红河州局(公司)紧紧抓住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改的战略机遇,实现商业物流整体“搬迁”入驻红河卷烟厂新厂区,通过开创性的工商同址共库、即时直供运作模式,成功打造行业内首个“工业生产—按件直供—商业分拣”无缝衔接的全供应链卷烟物流中心。
这一创新实践,彻底重构了传统的工商供应链流程,通过“厂区即仓库”的布局创新和流程再造,实现工商物流物理距离归零、作业环节精简10个、配送时效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工商供应链管理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走进工商区域物流中心,记者看到,一条长40米的卷烟输送连廊把工商的两个库房连为一体,也把云南烟草工商紧紧连在一起。
连廊一头是工业成品库,另一头连接着商业储分一体区,一件卷烟生产下线后,通过输送带穿越连廊,随后便坐“电梯”直接进入储分一体区的物流分拣配送环节,省去了传统的周转搬运环节,这让卷烟的高效快速配送到户从理想照进了现实!
改变不止于此。
“同址共库、即时直供等是硬件层面看得见的‘协同’,其背后有着更多看不见的‘协同’作支撑。”红河州局(公司)物流分公司经理王斌说。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实现工商区域物流人、财、物的科学配置,他们和红河卷烟厂依托共建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不断在深化工商协同机制等方面协同创新实践——双方重点围绕生产线直供分拣、协同仓储分拣作业规范、破损处理规范等核心流程,联合制定多项标准化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健全运行管理体系。
这些制度不仅填补了工商物流协同领域的标准空白,更通过明确的作业指引,极大提升了工商的信息协同、作业协同、流程协同。
“协同”到位,改变“显而易见”:即时直供模式下,物流中心直接减少装车、卸货作业环节,年均减少工商作业人员12人、减员降费80万元,减少“红河—文山”工业运输到货费用380万元以上。
区域合作,配送时效“再加速”
7月19日,物流中心内,一辆辆装载完毕的卷烟配送车整装待发,驶向红河、文山两地下属的21个县(市、区)。
两个多小时后,随着“滴……”的一声轻响,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零售户刘明利完成了卷烟签收。
“以前从文山州配送,总要打电话问客户经理配送车到哪里了。”刘明利笑着分享他的体验,“现在配送时间提前了3个多小时,有时我还没到店里,车就已经等在门口了。”
“加速度”从何而来?答案是“未雨绸缪”与“科学统筹”。
事实上,早在2024年,红河烟草工商相关部门就着眼全局,秉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思想、共同梳理业务流程,合理优化配送线路,为今日的高效协同奠定了基石。
“跨州(市)辖区配送绝非简单的网络拼接,其核心在于推动物流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王斌介绍道。
为此,工商区域物流中心精心构建区域配送网络,巧妙融合“经验排线”与“模型算法”,综合考量送货距离、配送模式及运营成本等关键要素。他们通过建立“运行—复盘—调整”的闭环优化机制,在不干扰日常运营的前提下,实现了配送路径的动态优化与持续改进。
如今,车辆高效穿梭于平远镇、阿舍乡、桥头乡等地,服务着659户跨区域配送的零售户,使该中心跃升为云南省内业务量最大的跨区域卷烟配送枢纽。
除了线路调整优化外,“甩挂+托盘”的干线、支线“一托到底”模式同样“功不可没”。
他们配置了多台牵引车头与集装挂箱,干线运输采用“一头多挂”的甩挂模式;支线运输则实施“一站式整托盘”服务,直接配送到户。卷烟全程以整托盘为流转单元,配合专用挂箱与叉车装卸,彻底告别了传统低效的人工搬运环节。
“‘整托盘+甩挂运输’不仅有效缩短了装卸等待时间,其挂箱在配送高峰期还能充当高效的中转缓存区,显著提升整体周转效率。”红河州局(公司)物流分公司储配管理股股长李金才说。
区域物流一体化模式,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滇东南工商区域物流中心优化配送线路25条,减少配送车辆36车次,整体配送时效缩短了3.5小时,干支线运输里程年均锐减1.9万公里,物流配送满意度提升至99.82%。
智慧“牵引”,科技创造“高质效”
为什么要打造智慧“物流”的联合工房?
“一是现实的需要,二是时代的要求。”王斌坦言。
现实的需要,即以前物流中心位于弥勒市区中心位置,仓储面积小,作业空间狭窄,工艺设备陈旧,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作业成本较高。根据城市发展布局规划,弥勒市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物流中心“扩无可扩”,高峰期又容易造成运输车辆出入库滞留,影响了服务效率,同时还伴随着存储环境欠佳、保管安全隐患多、移库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
时代的要求,即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化工厂”“智能化物流”成为发展趋势。按照行业物流“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的发展目标,红河州局(公司)党委聚焦新物流中心工商同址共库供应、储分一体件烟仓储、全品规共线分拣以及软塑箱自动包装搬运等方面持续发力,流程、效率、响应速度、成本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物流中心联合工房里,记者看到,处处充满科技感。
存储区里,成品卷烟“乘坐”螺旋提升机进入无人储分一体库进行待分拣件烟缓存,36辆多层穿梭车在里面快速通过;
分拣区里,3条全品规、全自动、线上合单高速分拣系统,通过可调式的柔性分拣烟仓实现各类卷烟的自动高速分拣和在线合单,每条分拣线对应2套包装设备,使用的是行业内领先的双工位码垛设备;
软塑箱上,由RFID的芯片和二维码构成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方便进行数字化管理。每过10秒,读取机就会读取软塑箱的数量、循环次数、上一次配送的线路信息,并将使用记录回传到云南省局(公司)的智慧物流平台上;
此外,还有可以一次抓取4个软塑箱的机械手臂,可以和码垛系统进行精准对接,自动生成搬运任务的托盘式AGV小车……多环节智能化生产工具的应用,为业务顺畅高效运行提供了硬件支持。
“这是当前订单总数、分拣效率、配送线路等数据信息,设备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物流中心设备操作员普俊雄站在分拣设备作业屏幕前说,分拣线提升改造后,分拣效率、智能化管控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
目前,云南烟草滇东南工商区域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了工商物流仓储全流程智能化、自动化。
值得一提的是,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他们将持续探索,引入更多绿电配送车辆,开发OBD车辆运行监控系统、数智送货系统……以技术创新的确定性锚定智慧物流的航向,以“向新、向智、向绿”为坐标,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红河方案”。
面向未来,滇东南物流中心的步履未歇。一辆辆新能源卷烟配送车在滇东南的山水之间穿梭,它们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一个区域经济血脉高效联通、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希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