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整洁明亮的“好又多商行”招牌上,还未走进店内,就已感受到一股蓬勃朝气。店主张霞一边熟练地整理着新到的快递包裹,一边与前来取件的村民笑着寒暄。这位“85后”返乡创业青年,用十年时间将一家传统小店打造成融合富民、助民、惠民的社区枢纽,绘就了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个体样本。
从“谋生”到“兴业”,小店“火”起来
“以前觉得卖烟就是个守摊子的生意,没想到还能这么干!”张霞回忆起2015年决定返乡接手家中小店时的情景。那时的乡镇零售业态单一,顾客以中老年为主,生意不温不火。“看着城里便利店那么红火,我就想,为什么农村不能有这样的店?”
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建议下,她果断申请了终端改造计划。改造过程中,她亲自参与设计,将原本昏暗的店铺变得明亮通透,商品陈列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每款卷烟都配有电子价签和溯源二维码。“我们要让顾客买得明白、买得放心。”她指着崭新的冷链货架说,“现在连鲜奶、冷饮都能卖了,年轻人越来越爱来。”
(好又多商行)
仅半年时间,店铺毛利率便提升了15%,非烟商品销量增长超40%。她还别出心裁地增设了休闲区,摆放着桌椅和书籍,免费提供茶水。“这里成了乡亲们的歇脚点,人气旺了,生意自然好了。”她坦言:“返乡不是退路,而是新路的开始。只有跟上时代,传统小店才能活起来、火起来。”
从“独闯”到“共富”,小店“富”起来
(乡村零售赋能课堂)
“改造店铺不是跟风,是摸准乡亲们的需求;做便民服务不是亏本赚吆喝,是把小店变成大家离不开的‘家’——这些都是我踩过坑、闯过关才摸出的门道,今天全跟大伙说透!”在湖南省衡山县东湖镇的乡村零售赋能课堂上,“好又多商行”店主张霞向身旁8名乡村零售客户分享创业经验,台下笔记本翻动的沙沙声与不时响起的提问声,汇成乡村共富路上的热闹图景。
自2020年起,在当地烟草公司的帮助下,张霞主动当起了“乡村创业导师”。她把自己十年的转型经历拆成“可复制、能落地”的实操模块:从“昏暗小店如何低成本改造成明亮便民空间”,到“电子价签与溯源二维码怎么用才不闲置”,再到“快递驿站与金融服务点如何协调运营不忙乱”,每一个知识点都搭配着自己当年的失败案例与成功经验,直白又实用的分享让在场零售客户频频点头。
如今,在张霞的带动下,衡山县已有18家乡村小店完成“零售+便民”转型,其中12家实现月增收超2000元,还催生了3个村级快递集散点、2个农资便民供应点,间接带动4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我当年返乡创业,是想给自己找条新路;现在看着越来越多乡亲把小店开得红火,才明白‘一个人富不算富,一群人富才是真的富’。”张霞笑着说道。
从“民营”到“共赢”,小店“暖”起来
(福祥e站)
“小张这儿能取快递、能交社保,咱们少跑十几里路!”正在办理社保缴费的李大爷感慨道。2021年,张霞主动申请成为湖南农商银行福祥e站推广点,帮助村民办理小额存取款、社保医保缴费、生活缴费等业务,连续三年被评为衡山县“双百工程”移动支付示范点。“看到村里的老人们为了取几百块钱要坐车去镇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公益行动永远在路上。张霞并非止步于此,她又联合多家快递公司设立村级驿站,月均处理包裹超1000件。现在,她的小店已成为周边5个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早上老人们来取快递,中午妈妈们来接孩子顺便购物,下午年轻人来办理金融业务……小店一天到晚热热闹闹。
但她坚持“公益不是生意,能帮到乡亲才最有味”。近年来,她累计为孤寡老人代购物资超300次,代缴费用不计其数。有次深夜为生病的独居老人送药,她只说:“远亲不如近邻,这都是应该的。”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霞光暖心人”。
从“个体”到“区域”,小店“亮”起来
张霞的店铺如今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个亮点。烟草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好又多商行的成功转型,为我们提供了农网终端建设的优秀范本。”确实,这里不仅是商品销售的场所,更成为了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社区服务的多功能平台。
正如她常说的:“一棵树再高也成不了林,只有大家都方便了,我的生意才能真正长青。”这种个人奋斗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的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草根力量。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需要更多这样的“霞光”,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