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国外代购平台“锲而不舍”,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近日,消费者“小李”向本报反映,自己在某知名国外代购平台购物时遭遇了诸多问题,尽管多次与平台沟通,问题却迟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位“小李”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国外代购平台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海外商品的重要渠道。然而,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售后服务缺失、维权困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头疼。
“我当时看中了一款限量版的包包,那个平台显示有货,价格也还可以接受,就下单了。”小李回忆起当时的购物经历,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结果等了一个多月,平台才通知我说没货了,可以退款。但是,我等了这么久,早就错过了其他购买渠道,而且当时的价格也比现在便宜很多,损失太大了。”
更让小李无法接受的是,退款过程也异常繁琐。她需要提供各种证明材料,与客服进行多次沟通,才能最终拿到退款。然而,她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得到任何补偿。
“这还算好的,起码退款了。”另一位消费者“王女士”表示,她曾在同一平台上购买了一件衣服,收到后发现与描述严重不符,不仅尺码不对,而且质量也差强人意。“我联系客服要求退货,他们一直拖延,找各种理由拒绝。最后,我只能自己承担了损失。”王女士气愤地说。
国外代购平台的“锲而不舍”不仅仅体现在售后服务上,还体现在对商品质量的把控上。由于跨境交易的特殊性,消费者很难对商品的真伪和质量进行有效辨别。一些不法商家正是利用这一点,以次充好,甚至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我之前在一个平台上买了一瓶护肤品,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皮肤越来越差,后来才知道是假货。”化名“张姐”的消费者向记者透露,她通过多种渠道维权,但由于证据不足,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国外代购平台的种种乱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这些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购买海外商品的便利,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售后服务缺失、维权困难等问题,也让消费者对这些平台产生了信任危机。
那么,消费者在选择国外代购平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赵先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代购平台时,应该选择信誉良好、口碑较好的平台,尽量避免选择一些不知名的小平台。同时,在购物前应该仔细阅读平台的售后服务条款,了解退换货政策。
此外,消费者在购物时应该保留好购物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有效维权。如果与平台协商无果,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相关法律专家“李律师”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在通过国外代购平台购买商品时,同样享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如果平台存在欺诈行为或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可以要求平台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国外代购平台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加强商品质量管理,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在享受跨境购物的乐趣的同时,不再为维权问题而烦恼。
【来源:工人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