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油车、电车降价引发消费市场价格敏感讨论时,烟民对卷烟降价的渴望与低价卷烟逐渐消失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部分烟民在消费压力下转向戒烟,给烟草市场繁荣及卷烟消费利税保障带来挑战。本文结合当前烟草市场价格与消费现状,分析卷烟降价的可行性,进而探索烟草市场繁荣及利税保障的有效路径。
一、卷烟市场现状:降价渴望与低价消失的矛盾
在油车、电车等大宗消费品降价的市场环境中,烟民群体自然产生对卷烟降价的期待。卷烟作为部分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品,其价格直接影响消费成本,尤其对于长期依赖卷烟的群体而言,价格敏感度随生活成本变化而提升。
但现实是低价卷烟正逐步退出市场。一方面,2025年1月实施的全国性控烟政策调整成为关键推手——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率由11%提高至36%,同时新增从量税每条60元,这一税收政策直接传导至零售端,导致卷烟零售价格平均上涨31.7%,低价卷烟因利润空间大幅压缩而难以维持市场供应。另一方面,“以税控烟”已成为国际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烟草税收应占烟草零售价的75%以上,我国未来烟草消费税税率仍有提升可能,进一步压缩了低价卷烟的生存空间,卷烟降价在当前政策与市场逻辑下可能性极低。
低价卷烟消失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消费群体的分化:部分烟民因价格上涨选择减少消费频次,更有相当比例的烟民在消费压力与健康意识的双重作用下转向戒烟,这一趋势直接冲击烟草市场的消费基数,对烟草市场繁荣及卷烟消费利税的稳定构成挑战。
二、烟草市场繁荣与利税保障的路径探索
(一)优化产品结构,布局新型烟草制品
传统卷烟市场受控烟政策与消费观念转变的双重制约,增长空间有限,烟草企业需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将研发重心向新型烟草制品倾斜。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烟草等新型产品在减害性上具有相对优势,更契合当下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同时其产品形态与消费场景更易吸引年轻群体,可成为拓展消费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此外,针对不同消费层次优化传统卷烟产品矩阵,推出中高端特色产品,通过品质升级与差异化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在稳定现有消费群体的同时,挖掘高价值消费潜力。
(二)推动数字化转型,精准赋能营销与生产
数字化技术是提升烟草市场运营效率的关键抓手。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画像与消费行为,精准研判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实现“以需定产”,减少库存积压与资源浪费;创新数字化营销方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体系,构建精准触达消费者的营销网络,提升品牌传播效率与用户转化率。在生产端,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智能制造与柔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从成本端为产品竞争力提升留出空间,间接缓解价格上涨带来的市场压力。
(三)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市场竞争壁垒
“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是烟草市场稳定发展的核心支撑。通过整合品牌资源,集中力量培育具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与高忠诚度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品牌,以品牌影响力稳定市场份额。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将品牌价值与消费者情感需求绑定,例如结合地域文化、人文精神打造品牌故事,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通过持续的品质管控与售后服务优化,巩固品牌口碑,降低消费者因价格因素流失的可能性,以品牌力对冲价格上涨带来的市场冲击。
(四)平衡控烟与产业发展,争取政策协同空间
烟草产业的发展需在控烟大局下寻找平衡点。一方面,积极响应“以税控烟”政策导向,通过提升产品品质与消费体验,在价格合理上涨的同时保障消费者接受度;另一方面,加强烟草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同,突出烟草利税在公共财政、民生保障等领域的作用,争取在政策框架内获得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推动烟草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烟草包装、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的升级,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整体产业抗风险能力。
三、结论
在卷烟降价可能性极低、低价卷烟逐步消失的市场环境下,烟草市场的繁荣与利税保障需摆脱对“低价走量”模式的依赖,转向“结构升级、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品牌建设及争取政策协同,烟草产业能够在应对消费群体变化的同时,稳定并提升市场活力与利税贡献。需注意的是,这一过程需始终兼顾控烟政策要求与消费者健康需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