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 — 帝国烟草于8月26日在其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项最新文献综述研究成果,强调调味电子烟产品在帮助成年烟民戒烟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其健康风险并不高于烟草口味产品。
该研究由帝国烟草资助,发表于医学期刊《Cureus》,由独立监管科学顾问 Ian M. Fearon 与帝国烟草及其子公司 Reemtsma 的两名员工 Matthew Stevenson、Thomas Nahde 共同撰写。研究共分析了230余篇关于非烟草口味电子烟的同行评审文献,涵盖毒理、依赖性、戒烟效果、青少年使用行为和现有监管影响等五大维度。
研究指出:“在构建鼓励成年烟民转用的监管框架时,应当保留口味多样性。”
论文原文截图|来源:pmc.ncbi.nlm.nih.gov
研究发现:口味是烟草减害的“助推器”
该综述研究通过系统回顾230余篇已发表文献,从多个维度对非烟草口味电子烟产品进行科学分析。以下为研究的核心发现与结论:
1. 毒性与依赖性风险未见上升
• 当前证据表明,非烟草口味产品在毒理学指标上与烟草口味产品无显著差异。
• 在尼古丁成瘾风险方面,不同口味之间也不存在明显差异,未见口味导致更强依赖的证据。
2. 口味提高成年吸烟者的转用意愿
• 多项行为学研究指出,水果、薄荷、甜点类口味更受成年烟民欢迎,有助于增加尝试电子烟的动机。
• 调味产品常被视为“脱离卷烟口感”的过渡工具,降低复吸可能性。
3. 用户偏好与转化效果密切相关
• 超过60%的成年电子烟用户更偏好非烟草口味。
• 偏好口味与更高的戒烟成功率、较低的双重使用率(同时吸烟与使用电子烟)呈显著正相关。
4. 青少年使用多为短暂尝试
• 虽然调味产品在青少年群体中更具吸引力,但研究发现:
-多数青少年使用者为偶发性或短期使用;
-很少有证据支持“口味电子烟会导致青少年最终转向卷烟”的成瘾通路假设。
5. 口味禁令效果有限,或带来反效果
• 在分析美国、加拿大等地口味禁令实施效果后发现:
-禁令对青少年使用行为影响有限,可能通过规避渠道继续获得产品;
-在部分地区,禁令后卷烟销量上升;
-非法市场活动增加,削弱对产品质量和青少年保护的监管能力。
6. 政策建议:保留多样化口味,以实现公共健康目标
• 研究最终建议:监管政策在防范青少年使用的同时,不应忽视口味对成年烟民戒烟的正向价值;
• “维护口味多样性,是实现最大化烟草减害效益的关键环节。”
帝国烟草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海报| 来源:帝国烟草官网
行为研究补充证据:blu用户吸烟量显著下降
在此项文献回顾发布前,帝国烟草还披露了两项由其委托独立机构完成的行为研究,调查 blu 品牌电子烟对吸烟行为的实际影响。研究对象为无戒烟计划的成年烟民,结果显示:
• 试验首周,平均每日吸烟量下降近29%;
• 在六周追踪中,约40%的用户实现每日吸烟量减少一半以上或完全停烟;
• 果味和薄荷口味被多数参与者认为是促使其持续使用 blu 产品、避免复吸的重要因素;
•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口味是其决定长期使用 blu 产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负责人指出,这类“真实世界”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为评估电子烟产品的公共卫生价值提供了重要补充视角。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