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的贵州安顺,阳光热烈,气候宜人。
走进安顺烟区,烟田里、烤房旁,处处忙忙碌碌、欢声笑语,看得出来,大家的心情倍儿爽。
这是为什么呢?得从安顺烟区的几个新变化说起。
安顺西秀区杨武乡烟农杨正学准备去交售烟叶。
“小心!烟叶黏得很!”
7月31日中午,记者来到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板当镇洛麦村。在马路边的一处山坳里,一片绿油油的烤烟笔直挺立。
走进烟田,叶片长宽度适中,分层落黄明显,长势甚是喜人。记者刚想伸手触摸,同行的板当烟叶收购线主任付启德出言提醒道:“小心!烟叶黏得很!”
记者尝试了一下,叶片摸上去好像涂抹了一层油,摸完后手指上黏糊糊的。付启德介绍,这是油分高的表现。
“以前可不是这样,叶子又厚又大,油分却不足,我们称之为‘老憨烟’。”付启德说。
据介绍,从2022年开始,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联合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安顺学院,开展“‘贵烟’品牌原料——安顺紫云高油分烟叶定制化开发及应用”项目研究,旨在探明紫云烟区烟叶风格特色形成的机理和关键栽培因素,培育中棵高油分烟叶。
以定制化生产为抓手,安顺市局(公司)与贵州中烟共同制定烟叶生产技术方案,一同组织召开田间现场会、座谈会、调度会,开展田间鉴评,确保品质提升。
王亚波是贵州中烟原料供应中心负责安顺片区的工作人员。今年以来,他光紫云县就已经跑了4次。
年初,根据去年烟叶生产经验和反映出的问题,安顺市局(公司)与贵州中烟共同确定了今年的生产技术方案。今年3月、4月和6月,贵州中烟组织原料供应中心、技术中心相关人员到紫云烟区落实生产情况。
“前不久,我们又来看了第一炕烟叶的烘烤情况,超出预期,让人振奋。”王亚波说。
除了与贵州中烟开展定制化生产,安顺市局(公司)还与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立项开展“荷花”品牌原料定制化生产技术攻关,已完成“优良烤烟品种适应性评价”“特色有机肥配比”等研究;与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中部烟身份提升技术研究与运用项目合作。
“烟叶生产要以品牌需求为导向,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安顺市局(公司)副经理胡宁贵说。
“开心!满眼都是金黄色!”
安顺西秀区杨武乡烟农罗玉正在交售今年烟叶。
记者来到板当镇坝坪烘烤点时,工人们正在卸下刚烤好的一炕烟叶。这是烟农邹小毫家的烟叶,但他并不在烘烤现场。
“给他打电话了,他说钓鱼去了,马上过来。”付启德说。
不一会儿,邹小毫来到了烘烤点。
“正是烘烤关键时刻,你还有心情去钓鱼?”记者打趣地问他。
“开心!满眼都是金黄色!第一炕烤完我就知道今年稳了,心情放松多了。”邹小毫笑着回答。
不只是邹小毫,走访安顺烟区期间,记者接触到的烟农都对今年的烤烟种植信心十足。
在西秀区东屯乡梅旗村,烟农潘顺德对记者说:“你来摸摸看,又软又油,颜色还好看。”
记者亲手体验了一下,确如潘顺德所说,烤后烟叶油、亮、软,品质不错。
这与安顺烟区今年以来采取的一些新举措密不可分。
施肥方面,坚持“山地中棵烟”导向,落实“减氮加密”措施,“一地一策”制定精准施肥措施,增施有机肥、油饼、钾肥,烟株营养平衡显著改善。病虫害防控方面,提供无人机飞防专业化服务,加强统防统治,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确保烟叶长势良好。
打顶时,采取高打顶、合理留叶,保证营养均匀;烘烤时,结合天气状况、烟株长势,按轮次、分区域优化烘烤工艺,有效减少烘烤损失,提升烘烤质量;积极推动烤房改造,变气流上升式为气流下降式,有效解决“霉把烟”问题。
……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推动安顺烟叶品质提升注入了新动力,也让烟农依靠烤烟改善生活的底气更足了。
“用心!技术标准就是工作纪律!”
紫云县烟农代永平正在田间采收烟叶。
今年58岁的潘荣信是西秀区东屯收购线的一名技术员,在当地工作了20多年,与潘顺德等烟农早已熟识。
谈到潘荣信的工作,潘顺德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烤烟生产环节,他总是提前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还多次帮助我们培训生产工人,大家都很信服他。”潘顺德说。
虽已临近退休,潘荣信还是一天到晚忙碌在烟地里、烤房旁,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烟农烤出了好烟。
“你看今年的烟叶,金黄油润,美得很!”见到记者,潘荣信高兴地说。
走访安顺烟区,无论是烟农还是安顺烟草人都有一个共识,今年烟叶生产的好形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标准的精准落地。
“我们制定的各环节技术标准基本上都落地实施,今年生产水平明显提升。”西秀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王修林说。
今年年初,安顺市局(公司)明确了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烟叶发展定位和“主攻品质特色”的中心任务。
方向的明确、思路的厘清让大家有了共同的思想认识。
“用心!技术标准就是工作纪律!”这已成为安顺烟草烟叶战线的共识。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极大地提振了精神、鼓舞了士气,工作作风不断优化,发展信心更加坚定。
为进一步明晰山地中棵烟的生产导向,烟技员通过召开院坝会、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给烟农算账,分析生产形势。
“按烟草公司技术员说的,减了氮肥叶片变小了,但通过增加密度、高打顶等方式,总重不会减少,而且烟叶品质上去了。”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烟农罗文山说。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想方设法把烟叶生产抓好。
平坝区白云烟叶收购线主任龙明高为推广关键技术,组织烟农到烟叶长势好的田里参观,让烟农现身说法,统一烟农认识。他还组织烟农到生产厂家参观,了解油饼发酵情况,并改条施方式为窝施,便于烟株吸收。
“均衡烟株营养,油饼必须使用,且要发酵到位。采用窝施方式施用油饼,养分都被烟株吸收了。”龙明高解释道。
安顺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烟叶生产示范点“大比武”活动,安顺市局(公司)通过加强关键环节专项督查等,促进各环节生产技术措施精准落地,壮苗培育、深沟高垄全面实现,移栽质量明显提升,田间管理及时到位,全市烟株长势群体整齐一致、个体株型合理,“山地中棵烟”特征明显。
记者从坝坪烘烤点离开时,一辆运输车刚好运送烟叶到烤房。邹小毫立即安排工人分类编烟上炕,大家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忙碌中透着喜悦……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