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外烟零售与批发:一手货源“鸟尽弓藏”?行业暗流涌动
近日,免税外烟市场风波不断,曾经赖以生存的一手货源渠道,似乎正面临“鸟尽弓藏”的窘境。多年来,这个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行业,依托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也催生了一批以此为生的零售商和批发商。“化名张强”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沿海城市经营一家小型烟酒店多年,免税外烟的销售额一度占据了他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这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张强叹了口气,“以前货源充足,价格也稳定,靠着差价还能赚点钱。现在渠道越来越窄,拿货价也水涨船高,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厉害。”
张强所说的变化,并非个例。近些年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免税外烟的走私、代购等灰色渠道受到了严厉打击。曾经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代购们纷纷销声匿迹,一些大型的批发商也开始收缩业务,甚至选择转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化名李梅”表示,过去,免税外烟的货源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的走私烟;二是一些持有免税资格的人员,通过代购的方式将免税烟带入国内;三是一些境外旅游或务工人员,少量携带入境的免税烟。
“但是现在,这些渠道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李梅解释道,“海关的查验力度越来越大,代购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境外携带的数量也有限制。想要拿到一手货源,变得非常困难。”
货源的紧张直接导致了价格的上涨。张强表示,以前一些常见的免税外烟,进货价可能比正品低30%甚至更多,但现在,价格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有些烟的价格甚至比正品还要贵,”张强无奈地说,“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如果价格差不多,他们肯定会选择购买正品。”
面对困境,一些零售商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一部分人选择转型,不再经营免税外烟,转而销售其他商品。还有一些人则试图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获取货源,但这无疑增加了风险。
“大家都知道风险很大,但是为了生存,也只能铤而走险,”张强坦言,“毕竟,靠这个吃饭的人太多了。”
免税外烟市场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变数。一方面,监管力度可能会继续加强,灰色渠道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免税外烟的需求依然存在,市场并不会完全消失。
“未来的市场,可能会更加规范化,”李梅预测,“或许会出现一些合法的渠道,让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免税外烟。但在此之前,这个行业还会经历一段痛苦的转型期。”
对于像张强这样的零售商来说,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鸟尽弓藏”或许只是暂时的现象,但改变已经势在必行。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唯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经济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