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一个烟民等电梯,门开了,里面有个孕妇,他看了一眼,没上去,默默等下一趟。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了,底下评论两极分化。有人说暖心,也有人说"吸烟的人能有什么好心,不过是做样子"。估计很多兄弟和我一样,看到这个新闻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怎么还上新闻了?但仔细一想,可能正是因为这几年对吸烟人误解的太多了所以正常的举动都显得"难得"。
那些年,他们“背过的锅”
说到误解,那可就多了去了。最常听到的就是"烟民都自私,只顾自己爽,不管别人死活"。这话听着真是哭笑不得。
我的邻居老张家里有小孩,从来不在家里抽烟,宁可大冬天也在楼下冻着抽,并不是只顾自己。
还有人说"烟民都没素质,到处乱扔烟头"。确实有那种人,但大部分烟友都知道规矩,抽完烟掐灭了找垃圾桶。有些老烟民还随身带个小铁盒专门装烟头,比那些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人强多了。
最让人无语的是"烟民意志力薄弱"。其实抽烟和意志力有什么关系呢?生活压力大,工作不顺心,朋友聚会,很多时候抽烟就是个放松的方式。就像有人爱喝酒,有人爱打游戏一样,只是个人选择而已。意志力薄弱的话,咱们怎么能在那么多场合忍着不抽?
最气人的是那种"道德绑架式"的误解:"既然知道抽烟有害,为什么不戒掉?这是对家人不负责任。"
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人靠抽烟缓解焦虑,有人把它当作社交工具,有人就是单纯喜欢那个味道。况且,真正爱家人的烟民,都知道分场合、分地点,绝不会让家人吸二手烟。
真正的体贴是不张扬
回到那个没上电梯的大哥。他那一瞬间的选择,其实就是咱们日常生活的写照。看到孕妇、小孩、老人,咱们都会下意识地避开,不是因为别人要求,而是因为咱们心里有数。这种体贴,这种分寸感,难道不是素质的体现?
其实咱们这群人,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细心。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习惯可能影响别人,所以反而更加注意。电梯里有孩子不上去,餐厅里有家庭聚餐走远点,医院门口更是绝对不碰。这些都是自觉的行为,没人监督,也没人表扬,就是觉得应该这么做。
可惜这些细节都被忽略了,他们只记得那些少数不自觉的人,然后把所有烟民都归为一类。就像那个新闻评论区里说的,"肯定是做样子"。这种想法真的很偏激。
那个没上电梯的烟民,他当时根本没想过会被人拍下来,更没想过要上新闻。他就是很自然地做了一个选择,一个绝大多数烟民都会做的选择。不是表演,不是做样子,就是最朴实的善良。
说到底,抽不抽烟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不是道德品质的分水岭。有抽烟的好人,也有不抽烟的坏蛋。那个大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
善良和体贴从来不看你抽不抽烟,只看你心里有没有别人。希望咱们这些烟民,能继续保持这份自觉和体贴,用行动改变偏见,而不是用嘴巴争辩。毕竟,做比说更有说服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