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状态,从坚定信心、稳定预期开始

2025-08-19 香烟资讯 9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对于提升状态,早已不是认识问题。

事实上,不管哪个层面、哪个环节、哪个时段——提升状态,解决状态问题,保持良好市场状态——都不是想不想,而是这样行不行,怎么样才行,怎么样更管用的考量。在行业层面,一直有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良好市场状态的系统安排。

我们都知道,状态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又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投放,现在是需求不够充分与投放不能松劲的压力叠加,是缺乏足够空间与缺乏合理弹性的困难放大,是大周期+小气候的多重挑战。也正因为此,对于状态问题就不能情绪化,也不能片面化,更不能绝对化,将提升状态的系统性、长期性异化为于事无补而又充满破坏性的情绪发泄。

问题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动销、库存,但归根结底在供需关系、供给质量。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状态问题最突出,也最为集中的表现,是较大范围、较长时间的价格倒挂、动销放缓、库存增加,并还原为客户盈利下降和信心不足。正如之前反复讨论过的,因为问题的根源在需求端,消费分化、需求转弱叠加上高位增长和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的要求,尽管没有明显的投放增加,但仍然打破了之前的紧平衡状态,是需求收缩而导致的偏于宽松饱和。

另一方面,面对新消费群体、新消费场景、新消费需求,以及碎片化、轻量化、电子化和流动性强、即时性满足要求高的需求变化,包括新条例发布以后的需求迁移、消费分流,不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供非所求、供不应求,更存在跟不上市场变化、落后于消费者审美、脱节于新消费场景等问题,同时在服务跟进上也有空窗和留白,导致一部分需求因为不及时、不便利而流失丢掉。

所以,不单要看紧供给的数量、结构、节奏,着力解决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非所求的问题,更要关注供给的质量,以质量提升来改善供需关系。

这个供给,既包括产品,面对轻量化、碎片化、个性化和流动性强、即时性满足要求高需求变化和新的消费习惯,通过产品创新来积极地跟进新技术、对接新需求、融入新场景;还包括服务,对待市场需求需要「不是消费者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消费者」的谦卑和敬畏,服务需求从方式到节奏要能够跟进新的消费习惯,特别是便利性、即时性上不能脱离于大的市场氛围。

不回避问题,也不夸大其词、见风是雨。

对于市场变化和这些问题,高层是清醒的。今年年初工作会强调「要全面辩证分析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在加强形势研判和政策制定中确保与宏观大局目标同向、工作同向」。其中的关键:既是大意不得、不能松懈的提示提醒,不要自以为是、自我满足;更在从行业视角切换到市场视角,以市场发展的稳、供需关系的稳、更可持续的稳支撑行业运行的稳。

从面临「新情况新变化」,到正视「困难和挑战」,不仅意味着情况又变化到了一个新的程度,更复杂更严峻一些,面对问题风险不回避、不遮掩;也提醒了我们外部形势、市场变化,不是阶段性的,更接近于周期性的,要做好系统施策、长期作战的准备。这种清醒,在外部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中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零售客户而言,相比于政策传导的较长过程和宏观到微观的效力衰减,对于市场状态的感知更直接,也有更多主观性,有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反馈,有周边同行的交流,有「社区」同行的讨论,有「互联网自媒体」的输入。但社区同行和自媒体反馈里面,夹带着很多私货,甚至不乏一些恶意信息,意在扰乱市场秩序,把池子搅浑,薅零售客户的羊毛。

我们希望零售客户擦亮眼睛,但也需要给市场以清晰的输入,以权威声音来以正视听,防范信息污染,避免因为污染信息而导致破窗效应、踩踏效应。

把提升状态的决心,转化为坚定信心、稳定预期。

预期不稳,地动山摇。以上半年的运行情况看,是兜住了状态底限,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是最大限度尊重市场实际、需求实际,同时保证了必要的目标完成、任务进度,实现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行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向新向好态势为下半年乃至全年奋力完成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心比黄金重要,信心来自于理性务实、科学系统的政策安排。半年会强调,「坚持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在稳增长的基础上调状态,用良好状态保障经济发展」,同时对「完成预期目标、做精均衡调控、稳定市场状态、保障市场需求」四大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安排,「更好统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和保持市场良好状态」就是最大的坚定信心、保持动力。

接下来的重心,还是要围绕「当前稳增长与中长期可持续」,不断增强运行调控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协调性,全力以赴稳运行、优结构、强品牌。

一方面,不遗余力提升状态,相比于过去紧平衡基础上的好状态,现在确实很难做到绝对的、理想的标准,也没有立竿见影、吹糠见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但不如过去并不意味着降低标准、放松责任,而是要根据市场变化、需求实际的因变而变、以变应变,不管是时机、节奏上的见缝插针,还是数量、结构上的智慧精微,需要的是更充分的提前量和更多的技术细节,是结硬寨、打呆仗、下苦工、做细活。

另一方面,要把行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良好市场状态的决心转化为整个产业的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转化为整个产业链尤其零售客户的稳定预期,要依靠整个产业链来消化克服外部影响,而不是将压力推送到零售终端,喊一万遍「提振信心」,不如一个实实在在的动作,服务好零售客户、帮助零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尤其不能务虚功、做花活。更长远一点看,还是要围绕更好服务消费者为营销网建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实际上,现在的问题是技术问题,又不止是技术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更需要的是实事求是,以及耐心韧劲。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2568.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