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云南宣威市热水镇的75650亩烟叶全面进入成熟采烤期,掀起了繁忙的采烤热潮。从田间采收、运输到烘烤加工,各环节井然有序。新型烟夹、新型烤房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让烟农省工省力的同时,烟叶质量显著提升,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烘烤模式,让这个烤烟大镇的丰收底气更足。
走进宣威市尚营种植专业合作社营沟村烘烤工场,烟农们正将刚采收的烟叶搬运下车,随即用新型烟夹快速编杆。与传统编烟方式相比,烟夹大幅提升了编杆效率。“这个烟夹省时省力,编一杆的数量相当于传统烟杆编三杆,速度快得多。以前编一杆要五六分钟,现在两三分钟就能编一大杆。”热水镇营沟村烟农张汇说。
对烟农陆吉昌而言,今年的烘烤格外省心:“我家种了17亩烟,这是第三房烤烟,质量、纯度都很理想,比传统烤房好太多。传统烤房烤出的烟叶杂质多,合作社的集约式烤房不会有这问题,还省工省时省钱。”
让烟农省心的,还有合作社的“一条龙”服务。烟农只需负责采收和编杆,后续烘烤技术把控、全程管理均由合作社专业团队承担,将烟农从繁琐环节中解放出来。“近两年来,为节工降本,我们推广新型烟夹替代传统烟杆编烟,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烟农收入和烤房利用率。目前,全镇烟夹使用率达100%,新型烤房以营沟村为示范推广点,烟农把烟采来遍杆后,后续技术和烘烤全由合作社负责,他们轻松多了。”宣威市尚营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兴明介绍。
据了解,热水镇现有全电能烤房32座、生物质烤房260座、甲醇烤房24座。纯电和甲醇烤房以每座1500元(含电费和人工费)的价格租给农户,生物质烤房租金3000元,其余费用由农户自负。相比燃煤烤房,一个烤季每座烤房可节省烘烤成本近3000元。
为确保烟农丰收,当地烟草部门持续发力,从育苗、移栽、中耕到烘烤技术指导全程跟进,通过推广烟夹、新型烤房等降本增效措施,为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目前,热水镇已带动营沟村、关营村、柏木村等6600余户烟农享受到技术革新红利,让烤烟成为烟农增收的“黄金叶”。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