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洛哈,在彝语中意为“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阿布洛哈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坐落在金沙江大峡谷深处,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这里曾经贫困闭塞,2020年实现“车路双通”,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如今,村里发展起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多项产业,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干劲十足。
“过去,要把羊卖出去,得把羊捆在身上,手脚并用拽着溜索过江。”全国人大代表,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吉列子日就出生在村里,“村民出村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垂直落差近2000米的羊肠小道,手脚并用也要5个小时才能下山;另一条,村民要走到谷底,依靠溜索过江。”
2020年6月,一条从悬崖峭壁上“啃”出来的通村公路贯通,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
道路畅通后,阿布洛哈村产业发展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他们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脐橙、小米蕉等特色种植业,推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同时积极谋划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并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以前,村民对种植产业信心不足,担心种出来卖不掉。现在不一样了,道路畅通,山货打开了销路,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吉列子日感慨道,依靠产业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3500元增长到2024年的14600元。
路通了,村民依然面临办事难的问题。此前,村里没有零售店,村民购买日用品需要到周边村庄或乡镇上,十分不便。今年年初,村民且沙子呷想开一家便民服务店,申办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但对申办流程不熟悉。
布拖县烟草专卖局了解情况后,迅速响应,组建“彝汉双语服务专班”,工作人员携带移动办公设备上门服务。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且沙子呷填写表格,完成实地勘验,真正实现了“群众零跑腿”。
“在家就能拿到许可证,烟草局的同志还帮忙规划店铺,服务太贴心了!”且沙子呷接过许可证时,难掩激动之情。
针对店铺经营,布拖烟草工作人员从货架陈列、商品选购到营销策略,全程提供指导。考虑到村里留守老人居多,工作人员还建议且沙子呷推出送货上门、代收快递等便民服务,在家门口满足村民多样化需求。
“推进服务资源下沉,有效破解了偏远地区群众办事难、信息获取难的痛点。我们将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彝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布拖县局(营销部)主要负责人表示。
布拖县局主动联合市场监管、司法等多部门,建立“移动服务站”长效协作机制,将许可事项办理以及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内容纳入上门服务清单,让偏远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政务服务,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吉列子日向社会讲述了这个昔日被视为“天堑孤村”的彝族村落向“幸福驿站”蜕变的故事。
“除了种植业,我们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把昔日大山阻隔的劣势转化为乡村旅游的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村民腰包更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吉列子日高兴地说。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