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卷烟厂:三十余年淬炼“质量匠心”

2025-08-08 香烟资讯 10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晨光漫过窗台,落在她手边一叠厚厚的体系审核记录表上,她精准地圈出制度文件里的细微漏洞。这个习惯了用红笔“挑刺”的人,就是常德卷烟厂的体系专员王霞,32年的兢兢业业,已经将“质量至上”的工作信念刻入了骨子里,也为工厂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加足马力。

王霞工作场景。陈勇 摄

从指尖精度到体系高度:让制度落地生根

1993年盛夏,刚从湘潭烟校毕业的王霞,站在常德卷烟厂生产车间轰鸣的包装机前,看着师傅娴熟地调整设备参数,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当时师傅教我的第一句话是‘机器要有刻度,人心要有准度’。”她至今记得,一次夜班生产中,她在自检时发现输送轨道有轻微松动,她立即通知技术人员进行设备调整,有效避免了质量隐患。这个小小的发现,让她明白质量管控就藏在“多看一眼、多问一句”的较真里。

1998年转岗到工艺质量管理部后,王霞把车间里练出的“敏感”带到了质量检验工作中。在学习烟丝质量检测时,她不仅掌握了实验室的标准流程,更跟着老师傅在生产现场观察,从制丝车间的烘丝出口温度,到储丝柜的温湿度控制,她把每个环节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都记在本子上。有一次,某批次烟丝的整丝率略低于标准值,她顺着生产流程回溯,发现是切丝机刀片磨损导致,及时推动了设备维护计划的优化。

2023年,湖南中烟公司启动“三级两域四体”制度标准体系建设,王霞参与到这一项工作中。面对堆积如山的旧制度,她带着团队逐份梳理,把“产品实现、基础保障、党建群团、岗位标准”四大体系拆解成25个子体系、98个二级制度群。“制度不能飘在天上,必须落地生根。”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当第一版“制度标准框架图”展示在评审会上时,大家发现那些脉络清晰的线条分支里,藏着的正是她从一线练成的实践智慧。

较真碰硬的“体系医生”:让监督成为日常呼吸

“霞姐的审核表从来不留情面。”这是工厂各部门对王霞的共识。她打破传统壁垒,系统梳理各层级监督模式,设计出“工厂-职能-部门-班组”四个监督层级,明晰各层级监督检查责任分配、监督方式、问题闭环改进等要求,构建“人人有责、层层负责、闭环运行”的网格化监督机制。

在参与公司采购管理制度体系优化时,她通过集中评审、现场核验、对照行业典型问题等方式,从33份行业与公司文件中精准揪出62项优化点,如供应商信息更新周期不明确、应急采购流程与常规采购衔接不畅等问题,并逐一推动形成解决方案。这些扎实的优化成果,为公司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采购管理制度体系筑牢了根基。

把经验酿成“活教材”:让质量基因代代相传

“质量体系不是冰冷的条文,要让每个岗位都能摸到它的温度。”王霞常说。2021年,她参与公司质量监督巡查时,与团队从“人、机、料、法、环、测”六大要素入手,编制出首套《质量巡查操作手册》,还附上了“如何与被巡查方有效沟通”的小贴士。这套手册后来成为所有巡查人员的“宝典”。她提出的“巡查+诊断”双轨机制,更是把每次问题排查都变成“现场教学”。她推动设备部门重新制定弹性保养计划,既保证了设备状态,又让年轻人学会了“从现象到背后”的思考方式。

在人才培养上,王霞的“AB角机制”藏着育人智慧。她从各部门选拔23名骨干组建储备库,要求每个人既懂本岗位业务,又通体系逻辑。青年员工王庭婷记得,第一次审核时漏看了一项外包管理标准,王霞没有批评,而是陪她重新梳理制度,“她让我把每个条款对应到生产场景里,说‘标准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守护质量的’。”如今,王庭婷已成长为公司质量监督人才库的骨干,王霞培养的3名徒弟,像她一样,在各条战线上持续发光发热。

王霞办公室的灯有时会亮到很晚。桌上摊开的《湖南中烟“品质立企 品牌强企”行动指南》被划出密密麻麻的重点,旁边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1993年刚上班时的誓言:“做一颗拧紧质量链条的螺丝钉。”32年过去,这颗“螺丝钉”已成长为支撑常烟质量管理体系的“承重墙”,而她身上那份兼具钢铁硬度与人文温度的“匠心”,正成为湖南中烟高质量发展中弥足珍贵的精神注脚。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51344.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

头条中华烟哪里收不言而信揭秘香烟回收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近日中华烟回收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作为国内高档香烟的代表中华烟不仅是节日送礼的常...

香烟资讯 2025-09-29 120 0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

今日公布越代香烟一臂之力近日一种名为越代的香烟在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它宣称能够帮助烟民减少吸烟量甚至最终戒烟这种香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香烟资讯 2025-09-29 1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