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查处某通讯器材店现场 / 银川市局 供图
依法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活动,严厉打击涉电子烟违法犯罪,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无旁贷。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烟草专卖局与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分局紧密协作、通力配合,成功告破“3·13”非法经营电子烟案件,辖区某通讯器材店老板的“双面”人生曝光于众,一条非法电子烟销售隐秘链条被斩断,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一通通举报电话
折射“雾化潮流”背后阴影
“你好,请问是兴庆区烟草专卖局吗?我要举报……”“我家孩子放学路上购买了电子烟”“‘小饭桌’周围有人向孩子兜售雾化电子烟”……
一段时间内,宁夏烟草12313接线中心接连受理多起涉未成年人电子烟举报投诉。时值2022年宁夏烟草专卖监管战线全面整治规范电子烟市场专项攻坚期,这些异常线索让执法人员敏锐意识到水面之下或有暗流涌动。
在线索指向较为集中的兴庆区,执法人员迅速开展市场摸排,在调查到某中学周边非持证商户时,发现的情况令人揪心:“五颜六色的‘奶茶杯’‘可乐罐’,学生买起来眼睛都不眨。”执法人员锁定目标,与公安干警一道在某小区公寓当场查获伪装成零食包装的一次性非国标电子烟百余件,货值金额逾万元。
人赃并获,更深层的疑问却挥之不去:这些“三无”产品是如何突破监管网络的?背后是否存在规模化的仓储窝点?兴庆区公安、市监、烟草部门连夜召开联席会议,决定顺藤摸瓜对可疑货源展开全链条追踪调查。
研判发现,辖区部分持证零售户在暗中销售一种名为“流体熊”的非国标果味电子烟产品,统一包装显示背后存在组织化供应链。2023年3月,“雷霆”专项整治行动拉开帷幕,某通讯器材店的异常物流数据成为重中之重。
面对执法人员的突击检查,店主蒋某某强作镇定:“我们只卖手机配件。”然而,当仓库卷帘门升起,3759颗烟弹、871支电子烟赫然在目,涉案实物货值金额高达30余万元。更触目惊心的是,账本记录显示近四成货物流向校园周边商铺。
鉴于案情重大,兴庆区局启动重大案件报告程序,市区两级稽查大队与兴庆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正式成立“3·13”非法经营电子烟案专案组,深挖“雾化潮流”背后的阴影。
一条条零散信息
拼出“电子证据”完整脉络
专案组全面调取蒋某某及其上下线人员的通讯记录、银行流水、物流信息等相关证据进行系统分析,历时1个月的缜密侦查,一起以经销通讯器材为掩护、辐射全国多个省市的非法电子烟经营网络渐渐浮出水面。
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蒋某某利用其从事手机配件生意的便利,在深圳、浙江义乌等地结识配件供应商,并逐步渗透进入非法电子烟经营圈层。其先是在本地收集订单,通过微信与上线进行点对点联系,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交易,再通过零担物流将非法电子烟产品运至银川分销。
“犯罪嫌疑人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作案手法极具隐蔽性。”专案组成员介绍,蒋某某一开始就采取合伙经营方式,获取合法资质作为从事非法交易的掩护,在完成购进交易后又转而打着经销通讯器材的幌子向其他商户分销非法电子烟产品。
侦办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不仅拒不承认犯罪事实,还提前对手机数据进行了专业的特殊处理,导致案件侦办一度陷入僵局。执法人员没有放弃,通过把蒋某某手机里尚未删除的照片逐一筛查、分类归纳和分析研判,锁定了与其有过接触的零担快运物流网点。
“在对这些网点开展地毯式摸排后,我们最终定位了蒋某某的第二处仓储窝点。”专案组迅速行动,现场查获货值高达163万元的非法电子烟产品,为案件的全链条打击提供了决定性证据。
一项项精准打击
斩断“复杂网络”隐秘链条
至此,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非法电子烟经营网络清晰呈现,共涉及全国16个省份,具备成案条件,打击上线、下线对象共48个,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系宁夏最大规模涉电子烟犯罪案件之一。
为实现对犯罪全链条的精准打击,专案组精心制定“分层打击、分步推进”策略,展开横跨多省市的联合收网行动。
在专案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浙江、广东、内蒙古、青海等多地公安、烟草部门同步开展收网行动。经过周密布控和雷霆出击,共抓获涉案人员12名,其中8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人被依法批准逮捕。
2024年4月,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依法对“3·13”非法经营电子烟案进行公开宣判。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犯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判处7个月至4年9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案件的成功侦破,得益于多部门协同作战、多警种密切配合、多平台数据研判的联合执法机制。”兴庆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案件的顺利审结,有力打击震慑了涉电子烟违法犯罪,充分展示了守‘未’成长、全力‘护苗’的决心和力量。”
面对新的涉烟监管态势,银川市局将以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为牵引,持续创新监管手段,通过“智慧监管+联合执法”双轮驱动,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为维护烟草市场秩序、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