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外烟代购微信免税香烟批发“纷至沓来”:是馅饼还是陷阱?
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大量涌现出“免税外烟代购”、“免税香烟批发”的广告。这些广告声称能够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入各种品牌的进口香烟,吸引了不少烟民的目光。然而,看似诱人的“馅饼”背后,隐藏的风险和问题也不容忽视。
低价诱惑:真假难辨的免税烟
“我平时抽XX牌的香烟,正品店里一包要六七十块,微信上代购只要三四十,确实很吸引人。”烟民李明(化名)坦言,他曾通过微信购买过几次所谓的“免税烟”,但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抽起来味道还行,有的明显是假的,口感差很多。”
免税烟之所以价格低廉,是因为其免去了关税和消费税等税费。正常情况下,免税烟只能在特定的免税店,如机场、口岸等地方购买,且有购买数量的限制。那么,这些通过微信等渠道大量销售的“免税烟”究竟从何而来?
暗藏猫腻: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业内人士王强(化名)透露,微信上的免税烟代购,来源非常复杂,真假混杂,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 真烟走私: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将免税店的香烟走私到国内,然后通过微信等渠道进行销售。这种烟确实是真烟,但由于逃避了关税,属于违法行为。
* 以假乱真: 某些不法商家会制造假冒的免税烟,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这些假烟的包装可能与真烟相似,但质量却无法保证,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 真假掺卖: 为了提高利润,一些商家会将真烟和假烟掺杂在一起销售,让消费者难以分辨。
* 境外低价烟冒充: 一些境外生产的低价香烟,本身质量较差,通过更换包装,冒充高档免税烟进行销售。
法律风险:知假买假亦违法
除了质量问题,购买这些来路不明的“免税烟”还存在法律风险。律师张伟(化名)表示,如果消费者明知这些香烟是非法渠道获取的,仍然进行购买,就可能涉嫌触犯法律,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走私、贩卖走私货物、物品的,数额较大的,构成走私罪。而消费者如果明知是走私货物而购买,也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张伟(化名)强调。
消费提醒:擦亮眼睛,理性消费
面对微信上铺天盖地的免税烟广告,消费者务必保持警惕,切勿贪图便宜。建议消费者: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香烟,如烟草专卖店、大型超市等,确保商品的质量和来源。
* 不要轻信低价诱惑: 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免税烟”很可能存在问题,不要轻易相信。
* 注意识别真假: 购买前仔细辨别香烟的包装、防伪标识等,必要时可以向烟草专卖部门咨询。
* 保留购买凭证: 如果通过微信等渠道购买,注意保留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以便维权。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应加强对微信等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免税烟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共同抵制非法行为。
总之,面对“免税外烟代购”、“免税香烟批发”的诱惑,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擦亮眼睛,切勿因小失大,让自己陷入“馅饼”背后的陷阱。
【来源:新浪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