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田“新伙计”上岗 湖北来凤科技赋能破解用工荒

2025-07-21 香烟资讯 11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七月的湖北来凤县,群山环抱的烟田里翻涌着绿浪。在大河镇马家坝村的烟叶基地,满载100斤烟叶的无人机掠过潺潺溪流,稳稳降落在对岸公路的运输车上。

无人机运送烟叶。

“以前雇人挑70亩烟,光工钱就得5000多,现在无人机三天全运完。”烟农李碧云抹去额头汗珠,望着田垄上忙碌的两名剐烟工,眼里的焦虑被笑意取代。

从“龙口夺烟”到“科技抢收”的转变?

来凤县作为湖北省重要的烟叶产区,常年面临"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季节性用工缺口大"的困境。以70亩烤烟种植为例,仅移栽和采收环节就需临时用工30余人,而全镇熟练工人平均年龄已达58岁。

“最让人头疼的是剐烟季,要是遇上连绵阴雨,烟叶没及时处理,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李碧云说起曾经的遭遇,仍心有余悸。她试过按斤计酬,工人只挑近田的烟叶,远处烟叶时常因延误受损;按天计费,工人效率又大打折扣,怎么都不合算。

转机出现在今年7月。“李大姐,宜昌、万州等地果农用无人机运柑桔下山。你喜欢创新,也可以买一架无人机试试。”大河烟草站负责人彭鹏的一句提醒,让李碧云当即驱车前往恩施,斥资购入载重100千克的农业无人机。实际作业下来,效果惊人:传统人工收割70亩需7天+15名工人,无人机辅助模式仅用3天+2名工人,综合成本大大降低。

这一转变,让烟农们从过去的“龙口夺烟”,成功迈向了如今的“科技抢收”。

无人机运送烟叶。

从小火车到起垄机的设备革新

在绿水镇香沟村的雪茄烟基地,另一种运输工具正在改变生产方式。2024年建成的320亩示范基地里,总长1.2公里的铁轨上,一列载满烟叶的小火车正缓缓驶向晾房。“移栽时运肥料,采收期运烟叶,每天至少省不少人工。”基地烟技员说,仅此一项每年不仅降低了大量人工成本,还显著提升了烟叶运输效率,降低了损耗率。

烟农利用铁轨小火车运输刚采收的烟叶。

而在起垄环节,机械化带来的效果同样显著。54岁的吴汉周种了38年烟,过去靠人力起垄,今年引进起垄机,不仅节省了大量工时,且垄体平整度提升,排水效率显著提高。他还利用设备空闲时间为周边农户服务,收费合理,没过多久就赚回了设备购置款。

多方协同的破局之道

这些变化背后,是来凤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系统施策。通过“三个一批”化解用工难题:建设一批机械化设施、培训一批操作能手、鼓励购置一批无人机。

截至目前,来凤县的烟叶种植大户已普遍实现机械化耕种、机械化或无人机运送生产资料及烟叶,用工荒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49977.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今日公布!日本烟免税烟“今非昔比”

今日公布日本烟免税烟今非昔比哈喽各位烟民朋友们近日有一条重磅消息估计不少经常去日本的朋友已经有所耳闻那就是关于日本免税烟的新变化简...

香烟资讯 2025-07-21 101 0

今日公布!万宝路微商代购“寥寥无几”

万宝路微商代购寥寥无几昔日风光不再以前朋友圈里全是卖万宝路的恨不得一天刷屏十几次现在呢一天能看到一两条就算不错了北京市民李女士化名...

香烟资讯 2025-07-21 5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