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台雪茄卷制机、10台上茄衣机、18台套包装设备、3台辅助设备、1台100千克/小时打叶机和1条500千克/小时打叶线……目前,60余台套设备正在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卷烟厂雪茄烟车间高效运转。
近年来,济南卷烟厂雪茄烟车间设备管理和维修团队结合生产实际,从“治未病”理念中汲取灵感,融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理论,创新形成“治未病”设备运维工作法,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守护设备高效运行,为“泰山”雪茄生产筑牢基础。
未病先防,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8号雪茄卷制机外裹总成附近有轻微漏气声。”日前,雪茄烟车间设备主管耿昌乐在日常巡检中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反馈给维修工陈鹏飞。经检查,原来是挑针驱动气缸进气导管因反复弯折出现漏气。陈鹏飞迅速更换导管,并用扎带固定,有效避免了问题扩大。
这种前瞻性的预防措施,使得“跑冒滴漏”等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被及时发现并处理,这正是“治未病”工作法中的“未病先防”。在设备故障发生前,巡检人员通过细致检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微小异常,提前干预,防患于未然。
面对设备种类多、数量大且处于更新迭代关键期的现状,雪茄烟车间建立设备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台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全过程信息,实施差异化预防性维保,推动设备从“小”养成“好体质”。
既病防变,阻断故障连锁反应
“21号MIR-A雪茄卷制机顶出托架动作不到位。”前不久,操作工及时反馈问题。
“顶出托架动作不到位,内胚无法脱离主成型鼓轮,该鼓轮旋转270度后,易造成主副成型鼓轮交接位置堵塞,轻则影响生产效率,重则会造成副成型鼓轮水平顶出托架错位。”维修工孙浩认真分析了该故障可能引发的二次故障,迅速调整主成型鼓轮控制顶出托架上下动作的螺旋杆,延长托架动作行程,问题初步解决。
但他仍心存疑虑:“控制顶出托架动作的螺旋杆调节螺母并无松动,为什么托架行程会变短呢?”带着这个问题,他找到维修班长陶圣钰,请其协助排查。陶圣钰发现控制螺旋杆的星型轮相位偏移,进一步追溯发现电木凸轮槽磨损严重。
“必须更换电木凸轮。”陶圣钰果断决策。该凸轮控制多个关键部件,若不及时更换,可能导致设备发生严重故障。两人迅速完成更换,并分析出润滑不足是磨损主因,督促操作工加强日常保养。
雪茄设备多采用凸轮传动,初期故障影响较小,但若未彻底排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雪茄烟车间坚持“既病防变”策略,对“小病”深挖根源,切实为设备上好“重疾险”。
病愈防复,建立长效养护机制
设备维修后仍需持续关注,防止故障复发。雪茄烟车间维修组健全“病愈防复”机制,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500千克/小时打叶线、1号至8号雪茄卷制机已运行十余年仍保持良好状态,得益于维修组的精心保养。一方面,他们优化设备运行环境,保障润滑、保养、生产节奏科学合理;另一方面,依托健康档案,定期采用“望闻问切”方式或探伤仪器检测关键部件,提前发现隐患。
2号雪茄卷制机因使用年限较长,传动部件磨损严重,多次出现主轴凸轮固定销断裂的情况。维修组为其量身定制“康养方案”: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减少误操作;制定个性化维保计划,增加润滑频次;利用探伤设备监测磨损情况;定制特殊规格固定销,提升配合精度,降低断裂风险,保障了机组顺畅运行。
设备是生产的基础,维护是运行的保障。雪茄烟车间将持续深化“治未病”工作法,不断提升设备运维水平,为“泰山”雪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