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山东莒南县相沟镇,丘陵如凝固的绿色波浪,烟田舒展着油亮的叶片,在暖阳下奋力生长,迎来决定“黄金叶”命运的旺长期。烟农程瑞百立在田埂,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刹那间,纵横田间的黑色滴灌带仿佛被唤醒的脉络,均匀地吐露晶莹水珠,精准沁入每一株烟苗的根脉。“以前这季节,肩膀磨肿了都浇不透地。现在好了,‘智慧水肥’送到根上,省心省力还增效!”老程古铜色的脸上,笑意如同涟漪般漾开。
“望天田”的沉重:汗水浇灌的年月
丘陵起伏的相沟镇,许多烟田如同贴附在坡脊上的补丁。程瑞百的烟田,正是其中一块典型的“望天田”。记忆里那些旺长的焦渴时节,如烙印般深刻:他与老伴常在凌晨三四点惊醒,踩着崎岖田埂摸黑挑水,沉重的扁担在肩头压下深红的凹痕。传统的大水漫灌,珍贵的水流在坡地上恣意横流,裹挟着泥土与肥料匆匆而去,真正被根系吸收的,十不存一。老程凝望着曾被冲刷得沟壑纵横的地块,声音低沉:“旺长期水肥跟不上,烟叶长不好,一年的辛苦就白搭了。那时候,感觉田在吃人。”
数据“跑腿”解农忧:一场精准的及时雨
烟农老程面临的困难,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相沟烟站技术员季庆伟的心里。为此,他多次和站长张春波商讨对策,但技术的复杂程度不是一个烟站能够攻克的。于是,在县分公司组织的“我为烟农服好务”活动中,季庆伟将该问题上报县公司。县公司收到后高度重视,立刻成立专班,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当攻关成功的消息传到烟站时,老程心中翻腾着复杂的浪花。技术组专家描绘的前景令人神往:“这系统能按需喂水喂肥,像有个聪明人帮你看着田!”可那笔不小的投入,以及从未触及过的“物联网”“APP”等字眼,如同厚重的雾霭,笼罩着老程紧锁的眉头。最终,对摆脱“肩挑背扛”苦役的强烈渴望,推动他在自家最核心的几亩烟田里埋下了传感线缆,铺开了黑色的滴灌带。安装调试那日,老程粗糙的手指悬在崭新的手机APP图标上,迟疑着不敢落下——这小小的屏幕,真能驯服坡地上那桀骜的旱魔?
系统一运行,深埋土壤的墒情传感器便如不知疲倦的哨兵,将土地深处的秘密化作数据长河,源源汇入老程的手机和季庆伟的远程监测平台。旺长期伊始,季庆伟敏锐地从平台上捕捉到异样:程瑞百家东头地块的湿度曲线正悄然滑向警戒线!结合气象台连续几日晴热少雨的预报,他立即拨通了电话:“老程,看数据东头那块地‘渴’得厉害,赶紧开滴灌一小时,按比例把旺长专用肥加进去!”
老程依言操作,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如同指挥一场静默的灌溉战役。几天后,他再次站到那块曾发出旱情预警的地头,眼前的景象令他几乎屏息:前几日还稍显萎顿的烟苗,此刻正挺直腰杆,叶片舒展,绿意盎然!他激动地指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墒情曲线和简洁的控制界面:“真神了!以前全凭感觉瞎子摸象,现在数据说话,啥时候浇、浇多少、配啥肥,点点手机全明白,一点不糟蹋!”
“智”润田畴:效益与希望在沃野升腾
更厚重的惊喜沉淀在效益的算盘珠上。智慧滴灌如同一位精打细算的管家:相比昔日粗放的大水漫灌,用水量锐减超过60%,水电费支出显著降低;水肥精准直达根系,避免了无谓的蒸发与流失,肥料利用率跃升近30%;而节省下的人工,更是无法用金钱简单衡量。“以前光伺候这点水,全家就得脱层皮”老程感慨万千,指着眼前的烟田,“现在省下的力气,我能去打理别的作物,老伴也能喘口气了。”他抚摸着厚实油亮的烟叶,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技术员说了,这烟叶品质肯定超往年。”
夕阳熔金,为相沟镇的丘陵勾画出温柔的轮廓。烟田里,纵横交错的滴灌带如同大地深处延展的智慧“毛细血管”,无声而高效地输送着生命琼浆。程瑞百与季庆伟并肩穿行于绿浪翻滚的烟垄间,指尖轻触厚实的叶片,细致查看长势,低声商讨着下一轮追肥的精准方案。
在这片被科技重新定义的田野上,指尖的每一次轻触,都是对“靠天吃饭”古老命题的深情告别。智慧水肥所精准“滴灌”的,已不仅仅是脚下这一株株茁壮的烟苗。它更润泽了农民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增收希望,激活了乡土深处蕴藏的蓬勃动能——当科技的光芒照亮田埂,每一滴水的旅程都被重新赋予意义,每一片“黄金叶”的舒展,都在无声述说一个村庄在时代浪潮中稳稳前行的崭新故事。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