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烟草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经营体系现代化

2025-07-14 香烟资讯 5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黔山如黛,烟田叠翠,千峰万壑中,又闻“新”声。

面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课题和发展山地农业的现实挑战,贵州烟草商业坚定向新而行的步伐,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点燃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加快推行以数字化、机械化、绿色化为重点的现代生产方式,走求实、务实、扎实创新之路,奋力书写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数字化:重构烟叶治理生态

数字化是驱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烟叶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赋能。

近年来,贵州烟草商业初步建成烟田、设施、烟农、土壤、气象等数字信息一体化的“数字烟田”,形成烟田、设施、烟叶种植等生产要素“一张图”,建成生产要素、土壤肥力、气象信息等数图融合“一个库”,打造产情监测、灾害预警、智慧应用等生产决策“一中心”。

黔山秀水间,烟农辛勤耕耘的烟田已实现了烟叶生产信息全覆盖、农事操作建议适时精准送达。

“‘数字烟田’不仅是一张地图,更是生产的导航仪,为我们在各生产阶段提供了针对性管理建议,也为粮食、蔬菜等农业产业布局、病害防控、灾害预警提供了建议,有效助力了烟区农业现代化。”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管理处负责人表示。

在此基础上,贵州烟草强化烟叶全产业链数字化集成应用,对烟叶生产、烘烤、收购、复烤、使用等全链条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智能决策,实现全域覆盖、全链贯通,促进烟草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比如,贵州烟草商业通过数字经济与农业情报信息的深度整合,全面分析烟草农业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历史数据,结合实时监测状况定期发布灾情预警,指导产区做好常态化防控,增强自然灾害应对处置和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比如,贵州烟草商业利用烟田信息为毕节黔西市林泉镇海子社区产业布局提供数字底图,指导该社区科学规划粮烟经饲产业,为海子社区推送农事操作建议422条、灾害预警181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精准技术指导。

比如,在烘烤环节,毕节烟区构建基于烘烤周期的用电模型,通过烤房用电情况实现对黔西烟区2000余座烤房状态的实时监测,以精准调配烤房资源,提高烤房利用率。

毕节烟区利用数字孪生系统,智能监测烤房运行状态和内部温度,自动推荐可用烤房;烘烤师根据烟农在“黔彩宝”烟农服务平台提交的烘烤预约申请,结合烤房推荐情况进行调配并反馈给烟农;烘烤过程借助智慧烘烤系统自主进行,专业烘烤师由“烘烤操作工”变成了“指挥调度员”,仅需1人就可实现对整个工场140座烤房的调配和管理,大幅提升了烘烤工场运行效能。

下一步,贵州烟草商业将深化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田间作业现场智慧场景打造,探索推动农机装备智慧化转型,加快推动智慧化精准化烟农服务。

机械化:突破传统作业瓶颈

机械化是烟草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贵州烟草商业将机械化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以农机研发、农艺重构、服务再造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之路。

在农机研发上,贵州烟草商业一方面依托重大专项,研发适宜丘陵山区缓坡小地块的自走式农业机械;另一方面鼓励基层人员对常规农机开展小改小革,盘活存量资源,成功改造出自走式开沟施肥机、打井计数器、残膜回收机等实用机具。立足山地特点,他们通过“赛马选型”开展现场验证优化,筛选推广适用农机。

“以前育苗播种耗时耗力,现在用负压式播种机,每分钟可播种4~5盘。”毕节市赫章县烟农毛海龙说。

农艺轻简化是推进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基础。贵州烟草商业统筹兼顾优化烟叶生产作业流程、革新整合作业机械,创新提出了育苗环节、田间环节、烘烤环节“三个一体化”思路。

在毕节,育苗播种工序“由6变1”,备栽移栽工序“由7变2”,编装烟实现一次完成。“三个一体化”实施后,烟叶生产作业工序从32个精简至16个,亩均用工从22个降低至16个。

坚持需求导向,贵州烟区在推进机械化过程中始终注重工商协同,在农机农艺的核心关键环节,联合湖南中烟、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卷烟工业企业,共同探索基于机械化生产的中式卷烟原料保障新路径,守住风格特色,稳定中式卷烟优质原料供给。

在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烟农胡安福笑着向记者展示手机订单记录:“去年80亩烟田的耕、种、收全交给‘农机外卖’,省工省力。”指尖滑动间,育苗播种、残膜回收等12单服务记录清晰可见。专业化服务的覆盖,让他不用再像往年一样把时间耗费在找农机上,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田间管理,也增强了他对烟叶种植的信心。

绿色化:厚植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贵州烟区深谙此道,将绿色化视为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根基,集成推广土壤保育、绿色防控、清洁烘烤等绿色高效技术。

乌蒙山深处,废弃烟秆被收集起来进行高温炭化,转化为富碳多孔的“黑色金子”。一粒粒炭基肥被撒入山区的薄土,悄然书写“以炭固碳、循环养地”的绿色传奇。

贵州省局(公司)充分发挥位于遵义的烟草行业微生物有机肥工程研究中心、位于毕节的烟草行业生物炭基肥工程研究中心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将烟秆转化为炭基肥产品,改善土壤肥力。

“炭基肥让板结的土地得以重新‘喘气’,烟田土壤通透性增加,每亩能多赚150元。”毕节市纳雍县曙光镇烟农勾明明说。经测定,连续施用三年炭基肥的烟田,土壤有机质有效提升,固碳量持续增加。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烟区,烟农们驾驶旋耕机将紫云英翻压入土,为烟田铺上一层“绿色地毯”。

近年来,贵州烟区持续推进土壤培肥,大力推行烟田轮作、绿肥还田,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增强土壤肥力,改善烟叶生长环境。

地膜回收,防止白色污染,也能起到保育土壤的作用。

贵州烟区认真落实“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清理”责任制,探索形成“户清除、点集中、社收集、场加工”的组织方式,通过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两条路径,调动了多方主体参与积极性,实现了烟田废旧地膜清理回收全覆盖。

在贵州烟区,蠋蝽与蚜茧蜂组成的“虫虫特工队”巡逻烟田,通过“以虫治虫”守护着烟叶安全。

贵州烟区构建多层次绿色防控体系,规模化培育蚜茧蜂、蠋蝽等天敌昆虫,确保在烟叶关键生长期有序释放,形成生物防控屏障,既保护田间生态平衡,又确保烟叶绿色安全,全省烟叶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用生物质颗粒代替煤炭,环保又节能。”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金叶烤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杨宗文介绍说。

与传统燃煤烤房相比,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升温灵敏、温度均匀、自动化程度高、污染物排放少,对环境更友好。

贵州烟区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烘烤技术和设备,以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为重点,截至目前已通过新建、改造,使新能源烤房推广应用比例达75%以上。

黔山秀水,风景日新。

当数字引擎、钢铁筋骨、绿色血脉在贵州烟田交融,新质生产力的种子破土而出。这条俯身大地的创新之路,正逐渐铺展出烟区高质量发展的万里云图。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48977.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今日公布!PEEL购买渠道“目中无人”

PEEL购买渠道目中无人用户怒斥购买体验形同虚设想买个PEEL怎么就这么难近日越来越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PEEL产品的购买渠道问...

香烟资讯 2025-07-20 61 0

新消息!peel烟珠海“师道尊严”

师道尊严焕新颜peel烟珠海的育人新篇近日珠海的教育界迎来了一股清新之风peel烟珠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师道尊严引得社会各界...

香烟资讯 2025-07-20 54 0

重大新闻!烟批发几块钱“两面三刀”

烟草市场惊现两面三刀现象低价烟批发暗藏玄机近日烟草市场出现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现象部分烟草批发渠道竟然出现了几块钱一包的两面三刀香烟这...

香烟资讯 2025-07-20 1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