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编一杆烟要8分钟,现在用烟夹3分钟搞定。”6月的江西吉安安福县洋门乡上城村烤烟房内,烟农王光秀手法娴熟,一叠叠鲜烟叶在梳式烟夹的加持下,迅速变成排列整齐的烟杆。近年来,江西安福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安福烟草)通过推广一系列实用技术和设备,让烟叶生产实现了从传统人力到科技赋能的转变,实实在在帮助烟农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梳式烟夹”梳出效率革命
走进谷口烘烤工场的操作间,烟农李小兰现场展示起梳式烟夹的独特魅力。她将烟夹拆开平铺在操作台,把鲜烟叶均匀铺放后,轻轻一合,不到1分钟,一夹烟叶就编好了。形似梳子的烟夹,凭借密集排列的钢钉固定烟叶柄,彻底告别了传统细绳编烟耗时费力的局面,同时有效解决了烟叶容易脱落的难题。
图为烟农正在使用梳式烟夹编烟
寮塘乡龙佳村烟农彭忠秀掰着指头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以前请20个工人编烟,经常要忙到深夜。现在用了烟夹,能少请10个工人。而且每个烟夹可以重复使用10年以上,每亩地能节约2个用工,算下来,每亩平均能增收200多元呢!”为了让更多烟农享受到烟夹带来的便利,安福烟草推出补贴政策,近年来已累计向烟农提供12万余个梳式烟夹。数据显示,编烟效率提升了40%以上,烤房利用率提高30%,烤房紧张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如今,梳式烟夹成为了烟农们编烟时的“得力助手”。
“双开大门”开启装烟新体验
步入改建的密集烤房,两扇宽2.7米、高3米的双开装烟大门十分醒目。这种借鉴物流仓储设计理念的大门,打破了以往装烟的局限。以往装烟,烟农们需要肩扛手递,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装满一炕烟往往需要5个小时。现在,双开装烟大门可同时容纳两人从两侧同步装烟,配合底部滑轮轨道,装满一炕烟的时间大幅缩短至2小时。
图为烤房敞开门烟农喜收“黄金叶”
烟农杨建平推着装满烟夹的推车,轻松地将烟叶送入烤房,边操作边说道:“以前装烟累得腰酸背痛,现在用推车直接推进去,省时又省力。”双开装烟大门的优势不仅体现在降低劳动强度上,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控制装烟密度,使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烤坏率下降了15%。截至目前,安福县已有100余座新能源烤房配备了双开装烟大门,它也因此被烟农们亲切地称为“黄金门”。
“电动挂烟梁”托起安全与效率
在寮塘乡青塘村的智能化烤房内,烟农赵庆军按下遥控器,三层挂烟梁缓缓降至地面。“有了这个电动升降式挂烟梁,装烟再也不用爬梯子了,站在地上就能轻松挂杆,安全又方便!”赵庆军满脸笑容地介绍道。这套由烟草部门联合企业研发的设备,采用多组钢丝绳同步升降技术,不仅能同时承载6吨烟叶平稳运行,还将装烟时间缩短了75%,彻底消除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技术员丁小平介绍道:“改造一座烤房安装电动升降式挂烟梁只需5000元,按照每个烘烤季节约12个用工来计算,两年就能收回成本。”如今,越来越多的烟农认识到了电动升降式挂烟梁的好处,它让烟叶生产更加安全高效。
从梳式烟夹快速编烟,到双开装烟大门高效运烟,再到电动升降挂烟梁轻松挂杆,安福烟草推广的实用技术与设备,贯穿烟叶烘烤全流程,推动生产从人力劳作迈向机械智能。如今,安福烟农告别“汗珠子摔八瓣”的传统模式,驶入“科技种烟”的快车道。烟农李青山笑着比喻:“现在种烟就像开汽车,方向盘握在手里,油门踩得稳当!”随着这些创新成果深入应用,安福烟农的致富路必将越走越敞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