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怕成本高、风险大,现在有奖补撑腰,我得多养些鸡鸭猪!”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安马乡小隘村脱贫户覃昌成,听了帮扶干部陈兵上门讲解的产业奖补政策后,信心满满地盘算着扩大养殖。
当下,宜州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干部们正化身“政策宣传员”“贴心管家”和“验收员”,穿梭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零距离”宣传、“严把关”核实、“加速度”申报,将逾20万元产业奖补精准送达100余户脱贫群众手中,为他们发展产业送上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注入乡村振兴的源源动力。
政策宣传“零距离”
“覃大哥,今年的产业奖补政策对部分特色产业进行了倾斜,我们可以多发展猪、牛、羊等养殖产业,这样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拿到更多补贴……”宜州烟草帮扶干部陈兵耐心地向安马乡小隘村的脱贫户讲解产业奖补政策。
图为宜州烟草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向脱贫群众宣传产业奖补政策。陈兵 摄
为确保产业奖补政策家喻户晓,宜州烟草帮扶干部化身“政策宣传员”,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工作。线上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推送产业奖补政策解读文章、短视频;线下联合结对帮扶村的驻村队员、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为脱贫群众讲解奖补政策的具体内容、申报条件和流程,并针对不同脱贫户的家庭情况,“一对一”帮助定制产业发展建议。
此外,帮扶干部还配合帮扶村开展“政策答疑会”,通过分发宣传单、案例分享、现场互动,让政策条文变得通俗易懂,扩大政策知晓面。
图为宜州烟草帮扶干部和村干部向脱贫群众宣传产业奖补政策。覃业军 摄
“以前总担心发展产业成本高、风险大,听了帮扶干部的政策讲解,知道有这么好的奖补政策,我打算今年扩大养殖规模,多养些鸡鸭和猪,争取多拿些奖补。”脱贫户覃昌成开心地说道。
“政策宣传是产业奖补工作的基础,我们要把政策讲透、讲明白,让脱贫群众充分了解政策、用好政策,激发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让好政策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时任宜州烟草派驻小隘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志旺表示。
现场核实“严把关”
“潘姐,您申报的甜糯玉米种植面积是3亩,我们刚才测量过了,面积准确无误。你继续精心管护,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在脱贫户潘敦洁的玉米地里,宜州烟草帮扶干部和驻村队员一边核实玉米种植面积,一边与脱贫户潘敦洁亲切交流。
图为宜州烟草帮扶干部与村干部对脱贫户申报的产业项目进行实地核实。梁枫 摄
为确保产业奖补资金精准发放,宜州烟草成立了由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组成的现场核实小组,对脱贫户申报的产业项目进行逐一实地核查,让符合产业奖补条件的脱贫户应享尽享、应补尽补。
核实小组每到一处,都严格对照申报材料,通过实地查看、现场丈量、拍照取证等方式,详细核实产业项目的真实性、规模和效益,并认真填写《产业以奖代补项目验收申请表》,由脱贫户签字确认,确保奖补对象精准、项目真实、数据准确。
图为宜州烟草帮扶干部与村干部对脱贫户申报的产业项目进行实地核实。韦双 摄
“现场核实工作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奖补资金都用在真正发展产业、带动增收的项目上,让有限的奖补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宜州烟草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副经理石刚表示。
材料申报“加速度”
为了让脱贫户尽快享受到产业奖补政策红利,宜州烟草推行“全程代办+跟踪服务”模式。帮扶干部化身“贴心管家”,对核实通过的产业奖补材料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归档,完善相关证明材料,确保材料齐全、数据准确、程序规范。
对部分缺少的证明材料,协调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予以补办。在审核材料过程中,帮扶干部发现脱贫户罗深恒提供的养殖证明不完整,立即联系他补充相关资料,并主动帮助他完善申报手续。“帮扶干部太贴心了,不仅帮我制定发展产业计划,还全程帮我办理奖补申报,解决了我的大难题。”罗深恒感激地说道。
同时,宜州烟草加强与乡村振兴、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报送申报材料,跟踪审批进度,加快资金拨付速度。
当前,宜州烟草负责帮扶脱贫户的产业奖补申报工作已顺利完成,预计奖补资金将在近期发放到脱贫户手中。这些资金将有效减轻脱贫户发展产业的资金压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产业奖补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宜州烟草主要负责人邹骐岳表示,将持续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帮助脱贫户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让产业奖补政策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