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头,快看这题!烟草专卖许可证有效期最长是多久?”
“这还用想?五年!嘿,这题我昨天刚看过。”烟农李梅生抹了把额头的汗,得意地晃了晃手机屏幕,上面显示着大大的“答题正确”。旁边的陈晚庚也不甘示弱,立刻点开下一题:“别得意,看我这题答得肯定比你快!”
这热火朝天的“比赛”现场,就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烟站闷热的烤房边上。烟农们趁着烤烟间隙,掏出手机,一头扎进了“第三届全国烟草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的答题小程序里,互相较着劲,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就在这时,上高烟草的普法志愿者们走进了烟站。他们是专门来当“场外指导”的,笑着打招呼道:“陈叔,李叔,忙着答题呢?”。“可不嘛,这竞赛题目每天都更新,有些地方拿不准。”老陈抬起头,指着手机上一道关于许可证延续的题目。工作人员立刻凑过去,指着屏幕耐心解释:“您看这里,法规条文写得很清楚,需要提前三十日提出申请。咱平时办业务也得记住这个时限,省得耽误事儿!”老陈恍然大悟:“哦!对对对,是这个理儿!这答题还真能学到实在东西,不是瞎考。”
自从竞赛开始,像老陈和李叔这样的“日常比拼”就在田心烟站和周围的烟农、零售户中间悄悄流行开了。清晨下地前,碰面第一句可能是:“嗨,昨天答对了多少题?”就连晚上纳凉,大家伙儿聚在一起,话题也常常从家长里短拐到“今天竞赛又出了啥新题”上。这指尖上的“较量”,让那些原本觉得枯燥生硬的法律条文,在一次次抢答和讨论中变得鲜活、好记起来。烟站的工作人员都笑着说:“现在咱们这儿,烤房里飘着的除了烟香,还多了股‘学习’的味道!”
为避免“一阵风”式宣传,深入烤房、走访零售户进行“点对点”辅导成了上高烟草普法志愿者们的常态。他们利用烟农烤烟轮休、零售户生意闲暇的碎片时间,现场解答疑问,手把手教大家使用答题平台,把复杂的法条掰开了揉碎了讲,确保大家听得懂、学得会。
零售户刘丽就深有体会:“以前看到法条就头疼,现在工作人员在店里边帮我理货边讲,结合着实际卖烟遇到的问题,一下就明白了,答题也有底气了!”
据统计,仅田心烟站片区,烟农和零售户的累计答题量已达2000余次,参与热情远超预期。
夕阳给忙碌的田心烟站镀上了一层金色。烤房外,李梅生和陈晚庚还在交流着今天的答题情况,两人爽朗的笑声和着淡淡的烟叶香气,飘散在傍晚的微风中。这“烤房考场”里的故事,正是这场全国竞赛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生动的注脚。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