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建始县烟草专卖局积极响应“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号召,以“烟叶+”模式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粮烟融合、产业共生的创新之路。
2023年6月,建始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建始县高坪镇桑园坝社区,开启了“烟叶+”模式的首步探索。面对如何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的问题,工作队开启“地毯式”走访调研。
走访中,村民们对水稻种植的强烈意愿,让工作队捕捉到产业转型的关键信号。工作队迅速组建“攻坚小组”,开展实地考察、土壤检测等专业调研,还请来了农业技术专家现场指导。2024年初,社区的旱田改水田项目正式开工。
“去年的稻穗长得好呢!”驻村工作队负责人黄照红介绍:“年初‘旱改水’项目启动时,我们心里还在打鼓,生怕搞不成,让公司和社区居民的付出白费。直到看到沉甸甸的稻穗,才终于松口气,总算没辜负大家!”
联合收割机在桑园坝社区的水稻田里作业。黄照红供图
去年,120亩试验田预计总产量超4万斤,为村民增收40余万元,实现了“烟粮双收”开门红。驻村工作队趁热打铁。今年3月,邀请恩施州农科院水稻专家深入桑园坝社区基地指导。从稻种选择、水田平整、有机肥发酵、稻田除草、生物防虫等展开全过程技术指导,帮助社区成为优质有机水稻供应示范区,进一步推进“烟叶+”融合发展。
育苗大棚里旺盛生长的水稻秧苗。卢瑞琳 摄
水稻种植成功后,工作队又发现了新的“难题”——收割后的水稻田在秋冬季变成了撂荒田。“看着好好的地空起,心里老觉着浪费了。”一位社区居民望着闲置的田块感慨道。
“种油菜吧,油菜种植周期正好与冬闲田时段契合,既能实现‘稻油轮作’,让土地一年四季都不‘打盹’,说不定还能发展旅游业呢。”技术员陈英武的提议迅速赢得了大家的认同。
2024年秋收后,油菜播种机轰鸣作业,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完成。随着油菜花季的到来,一批一批的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正在田边忙碌的村民笑容满面地说:“以前哪能想到这里还能种出有机大米,更想不到这油菜花田还能引来这么多人!”
“种油菜破解了冬闲田的难题,不仅能衔接水稻生产,防止土地抛荒,还能通过农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是我们探索‘烟叶+’多元产业发展模式,助力桑园坝产业振兴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又一重要实践。”烟草驻村专班负责人黄照红骄傲地讲道。
桑园坝社区竞相盛开的油菜花田。黄照红供图
尝到产业融合的甜头,探索的脚步愈发坚定。2025年3月,由社区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组成的考察团奔赴荆州洪湖,学习“清泥巴”粉藕种植技术。考察团成员白天在基地实操,晚上整理笔记到深夜。“有机肥配比、水、温控制都是关键,还要注重产品推广、市场营销。”洪湖基地负责人的经验分享,让考察团成员频频点头。
“此次洪湖之行我们收获很多。不仅学到了实用技术,还拓宽了发展思路。接下来,桑园坝大水田农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开始探索多元化种植与农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社区书记李莫海激动地说。
如今,桑园坝大水田农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启动30亩藕田建设,预计亩均增收3000元。“烟叶+”模式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构建起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未来,这里还将探索更多的“烟叶+”产业新模式,引入深加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
从金色烟田到绿色稻浪,从油菜花海到荷塘新韵,建始烟草驻村工作队以科技赋能、以实干立新、以发展破局。累计投入技术指导300余次,引进智能农机12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0余名。
建始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产业融合,让这片沃土持续迸发振兴活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