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全国香烟批发货源“身外之物”现象调查
近日,一种被称为“身外之物”的全国香烟批发货源模式,正悄然在各地兴起。它像一个隐形的网络,连接着烟草经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端的消费者,却又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身外之物”:一个隐秘的香烟王国
“身外之物”并非指具体的品牌香烟,而是一种行业内的“暗语”,指的是那些通过非正规渠道流通的香烟货源。这些货源的流向往往难以追踪,来源也复杂多样。化名李明的业内人士向我们透露,这些货源一部分可能来自走私,一部分可能来自一些小型烟厂的违规生产,还有一部分则是通过各种“渠道”从正规烟草公司“流出”的。
“正规的烟草公司管控很严格,但总有人能找到空子,”李明说道,“比如,一些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量,会虚报需求,然后将多余的香烟转手卖给‘身外之物’的渠道。”
“身外之物”的吸引力:价格优势
“身外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价格优势。由于逃避了高额的烟草税收和层层加价,这些香烟的价格往往比正规渠道的香烟低很多。
“同样的香烟,在正规店里卖30块,在‘身外之物’的渠道可能只需要20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商化名王强告诉我们,“对于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诱惑力是巨大的。”
王强坦言,他自己也曾通过“身外之物”渠道进货。“利润空间更大嘛,而且销量也很好。”但他同时也表示,这种做法存在风险。“万一被查到,罚款是小事,严重的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身外之物”的风险:真假难辨
然而,低价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由于“身外之物”渠道的香烟缺乏有效的监管,真假难辨成为最大的问题。
“很多‘身外之物’的香烟都是假烟,甚至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劣质烟,” 化名张丽是一位多年从事烟草行业的资深人士。 “这些假烟不仅口感差,而且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张丽表示,辨别“身外之物”的香烟真假非常困难。“现在造假技术越来越高超,很多假烟连专业的鉴定人员都难以辨认。”
监管的挑战:一个复杂的利益链条
面对“身外之物”的现象,监管部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身外之物”的渠道隐蔽性强,难以追踪;另一方面,它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利益链条,牵扯到多个环节,使得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近些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大对烟草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走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然而,“身外之物”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这说明监管工作仍然存在漏洞。
未来的展望:规范与引导
要彻底解决“身外之物”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加强对烟草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走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其次,需要完善烟草流通体制,堵塞漏洞,防止正规渠道的香烟流入“身外之物”的渠道;最后,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身外之物”的风险。
化名赵军,一位长期关注烟草市场发展的学者认为,除了加强监管之外,还可以考虑通过一些市场化的手段来引导“身外之物”的渠道走向正规。“比如,可以考虑降低烟草税率,缩小正规渠道和‘身外之物’渠道的价格差距,从而减少消费者购买‘身外之物’的动机。”
“身外之物”的现象,是烟草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烟草市场。这场“猫鼠游戏”何时休,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法制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