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专卖店“妄自尊大”?谁给的底气?
近日,关于部分烟草专卖店服务态度差、店大欺客的讨论甚嚣尘上。消费者“张三”反映,自己在某烟草专卖店购买香烟时,因对某品牌不太了解,向店员咨询了几句,结果店员不仅没有耐心解答,反而态度冷淡,爱答不理,甚至暗示其“买不起就别问”。这并非个例,在社交媒体上,类似的吐槽屡见不鲜。
那么,这些烟草专卖店“妄自尊大”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是谁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
“牌照稀缺”带来的优越感?
不可否认,烟草专卖制度赋予了烟草专卖店一定的“垄断”地位。由于烟草销售需要获得专门的许可证,这使得烟草专卖店的数量受到严格控制。物以稀为贵,在一些人看来,拥有了烟草专卖牌照,就等于拥有了“铁饭碗”,从而滋生了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进而体现在服务态度上,表现为对顾客的轻视和怠慢。
“李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曾经因为对某款新型烟草制品的价格提出疑问,就被店员反呛:“嫌贵就别买,我们又不愁卖!” 这让他感到非常气愤,认为店员完全没有把消费者放在眼里。
监管缺位是帮凶?
除了牌照稀缺带来的优越感,监管的缺位也助长了部分烟草专卖店的“妄自尊大”。虽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专卖店的服务质量有一定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对于消费者投诉,往往处理效率不高,处罚力度也不够,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一些烟草专卖店正是抓住了监管的漏洞,肆无忌惮地损害消费者权益。他们认为,即使服务态度不好,也不会受到实质性的惩罚,因此有恃无恐。
打破“妄自尊大”的怪圈
要改变部分烟草专卖店“妄自尊大”的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烟草专卖局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服务态度恶劣、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烟草专卖店,要坚决予以处罚,甚至吊销其专卖许可证。
其次,烟草专卖店自身也应该提高服务意识,树立“顾客至上”的理念。要加强对店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技能和服务态度。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积极改进服务质量。
此外,消费者也应该积极维护自身权益,敢于对不良服务说“不”。要通过各种渠道,如向烟草专卖局投诉、在社交媒体上曝光等,让不良商家付出代价。
打破烟草专卖店“妄自尊大”的怪圈,需要监管部门、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烟草消费环境。希望在近些年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的烟草专卖店以更优质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而不是依靠“牌照稀缺”来“妄自尊大”。
【来源:网易新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