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货到付款,真的“靠谱”吗?别被“惺惺作态”的糖衣炮弹迷惑了!
“货到付款,验货满意再签收!”这句广告语,近些年来是不是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尤其是在云霄地区,不少商家都打着“货到付款”的旗号,声称给消费者提供“零风险”购物体验。但实际上,这真的是天上掉馅饼吗?还是“惺惺作态”的糖衣炮弹,背后暗藏玄机?
近日,云霄县消费者协会接到了不少关于“货到付款”的投诉。市民李女士(化名)就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号称“纯天然”的护肤品,页面宣传得天花乱坠,还承诺“无效退款”。收到货后,李女士发现产品包装粗糙,气味刺鼻,根本不敢用。当她联系卖家要求退款时,对方却百般推诿,最终直接拉黑。
“他们就是抓住了我们贪小便宜的心理,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李女士气愤地说道。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张先生(化名)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推销“正品品牌手表”,价格比专柜低了好几倍,而且还支持“货到付款”。他心动之下就下单了一块。收到货后,张先生发现手表做工粗糙,表盘上的logo都印歪了,明显是假货。当他想退货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卖家。
“货到付款”本身并没有问题,它确实能让消费者在收货时验货,降低购物风险。但是,一些不法商家却利用这种方式来欺骗消费者。他们往往会使用以下几种手段:
* 以次充好,偷梁换柱。 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的是A货,收到的却是B货,甚至是劣质品。
* 虚假宣传,夸大其词。 将普通商品吹嘘成高档商品,诱骗消费者购买。
* 售后无门,一锤子买卖。 收到货后,如果发现问题,卖家要么不理不睬,要么直接消失。
那么,面对这种“惺惺作态”的“货到付款”,消费者应该如何防范呢?
* 选择正规平台和信誉良好的商家。 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上的小广告。尽量选择有资质认证、有良好口碑的电商平台和商家。
* 验货时仔细检查。 收到货后,不要急于签收。要仔细检查商品的质量、数量、外观是否与描述一致。如果发现问题,要当场拒收。
* 保留证据,以便维权。 购物时,要保留好订单截图、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证据。如果发生纠纷,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部门投诉。
* 不要贪图小便宜。 “一分钱一分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往往存在问题。
“货到付款”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完全杜绝购物风险。消费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时,更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不要被“惺惺作态”的糖衣炮弹迷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上当受骗。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货到付款”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货到付款”真正成为一项便民利民的好措施,而不是不法商家敛财的工具。
【来源:人民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