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家江 :深耕不辍,平凡也能闪耀

2025-05-08 香烟资讯 6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图片

4月23日深夜,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卷烟厂卷包车间依然灯火通明。“佘工,新零件今晚还试装吗?”“装!万一有问题我今晚就改。”说着,设备员佘家江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继续挑灯夜战。这样的场景,在他30年职业生涯中早已成为常态。

一身干净利落的蓝色工装,鬓发染霜,眼神锐利,眉宇间透着坚毅与专注,这是佘家江给人的第一印象。自1995年入职,他从一名包装机操作工起步,2011年开始担任包装机设备员,30载坚守生产一线。日前,佘家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面对殊荣,他淡然一笑,继续埋头苦干。他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工作信条——以心相交,设备可为挚友;深耕不辍,平凡也能闪耀。

匠心如斧 越磨越利

扬子江畔,清晨时分,佘家江的身影早早出现在车间包装机旁。

“设备是活教材,要带着敬畏去研读。”机械专业科班出身的佘家江,把这句话镌刻进职业生涯,让学习钻研成为一种习惯。1995年,初入车间的他追着老师傅打破砂锅问到底;2025年,鬓染霜花的他带着徒弟在设备“丛林”中解难题。30年间,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已成习惯,班前巡检、班中检修、班后总结的“三步工作法”贯彻始终。

在车间,佘家江是行走的“设备活字典”。他能从微弱的异常响动中捕捉轴承磨损“隐疾”,从震动频率的细微变化里捕捉部件毫米级位移。在30年的工作中,他练就了“听声辨障”的功夫,也因此被徒弟们称为“行走的设备透视仪”。

图片

1997年,佘家江成为卷包线包装机挡车工。

2023年,卷包线启动柔性化生产结构改革,对老旧设备实施统一调整。一台新包装机在生产中发生故障,导致烟包出现瑕疵,3个维修组轮番上阵还是没有查出问题。佘家江闻讯赶来,先是绕着机器走了几圈,又趴在机壳上侧耳静听,在设备轰鸣中捕捉到一丝金属摩擦的变调音。“停!”他抬手在图纸上圈住“四进五传动组”后说道,“问题出在这里。”拆开护板的瞬间,年轻维修工们惊呼:连接处果然有个细微偏差。“设备会说话,要用匠心来解码。”佘家江擦拭着手上的机油,向徒弟们讲解设备故障根源所在。

30年,他与机器成为挚友,用掌纹与螺纹的共振写就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动人诗行。“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就要精一行。接下来,我还想解决更多的设备维修难题!”说到这儿,佘家江的眼神里满是兴奋与喜悦。20岁的佘家江,有目标、有拼劲、有毅力,50岁的他依旧如此,匠心如斧,越磨越利。

“刀尖”起舞 勇闯新途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013年深秋,一场关乎烟草装备自主化的攻坚战在南京卷烟厂打响。彼时企业细支烟产能亟待提升,而进口设备价格高昂、交付周期长。面对“卡脖子”难题,江苏中烟党组果断决策:走自主创新之路,联同国内烟机生产厂家开展设备细支化自主改造。

“这事没有先例,国内可借鉴技术一片空白。”技术论证会上,设备厂家工程师眉头紧锁。烟支装盒方式要由传统“7+6+7”排列革新为“10+10”布局,相当于在方寸之间重构整个包装系统。当时已成为设备员的佘家江在认真看完图纸后毅然“揭榜”:“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核心技术买不来,闯过去就是新天地!”

改造过程堪称一场精密而惊险的“刀尖之舞”。

图片

佘家江在技能大师工作室研究设备。

攻关组成立首日,墙上挂出满满当当的待改进清单,改造现场氛围紧张。相较于常规卷烟,细支烟圆周更小、长度更长,其生产工艺对设备精度的要求近乎苛刻——从各部件的间距调整、模盒尺寸改造,到运行工步的重新设定,每一个参数都要调整。最难攻克的是烟支分流系统,一个细小的误差都有可能导致烟支报废。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佘家江集结设备条线精锐力量,与烟机生产厂家技术专家组成联合攻关团队研究改造方案。在又一次试验失败后,有些失落的佘家江回到家中,盯着电视纪录片里奔涌的岷江出神。猛然间,他眼前一亮,两个字脱口而出:“分流!”都江堰“鱼嘴分水”的千古智慧让佘家江突发灵感。很快,他带领团队创造性地设计出“鱼嘴”型分流器。这道精巧的“分水坝”将烟流精准分流至两侧烟道,既避免了烟支损伤,又确保了传输效率,一举攻克了难题。

这项关键技术突破,成为整个设备改造工程的重要转折点。此后攻关势如破竹,首台设备仅用26天便完成细支化改造,产能瓶颈迎刃而解,更开创了国产烟机设备细支化改造的先河。佘家江以敢为人先的创新魄力和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将理论构想转化为实践成果,再次印证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传承有道 匠心永续

2023年春天,“佘家江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南京卷烟厂挂牌成立,工作室墙上“精益求精,匠心育人”八个大字,折射出温暖的光晕,也蕴藏着传承的力量。这是佘家江珍视的座右铭,也是他30载扎根一线的生动注脚。同年6月,工作室获评市级工作室,逐步成为新时代南京卷烟厂产业工人培育的摇篮。

在摆满工具和技术资料的工作台前,总能看到佘家江与青年技术骨干“围炉论道”的身影。面对智能化新设备带来的技术挑战,他创新提出“模块化教学法”:“参数调整、故障排除这些基础操作,必须如同榫卯相嵌般严丝合缝。”为编写新员工培训教程,从资料整理到内容编写再到核验校对,他总是亲力亲为,连章节顺序都要反复推敲。有人建议简化流程,他摇头说:“当年老师傅教我时,连游标卡尺怎么握都纠正很多遍。”在他看来,技术传承容不得半分草率,严谨就是匠心的底色。

2024年,烟草行业跨省市技能竞赛“硝烟四起”,工作室变身“技术作战室”,佘家江带领工作室成员组成“技术智囊团”,在南京卷烟厂备赛阵营中搭起“攻坚堡垒”。他们像精密仪器校准师一般,为选手们进行“诊断式”指导,对复杂的故障问题抽丝剥茧,补偏救弊于毫厘之间。

图片

佘家江(左)为青年维修工讲解维修知识。

“佘工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谈及这位“技术领路人”,选手们满是信赖与感激。在一次模拟实操中,设备突发故障,选手急得手心冒汗。佘家江快步上前轻拍他的肩膀:“别慌,按咱们拆解过的应急预案来。”佘家江边说边在纸上写写画画,引导选手一步步推导故障链,沉稳的语气像定海神针,让选手的心情渐渐平复。

功夫不负有心人。竞赛结束,捷报从赛场传来——南京卷烟厂15名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其中8人分别获评“烟草行业技术能手”“江苏中烟技术能手”等。领奖台上的年轻人不会忘记备赛室里佘家江的精心指导,“传帮带”的温度一直在他们心间流转。

“传承是不休的接力,既要跑好自己这一棒,更要让接力棒带着温度传递下去。”佘家江说。30载春秋流转,青丝染霜,年轮在佘家江脸庞上刻下了风霜,也镌刻了一代代南烟人所传承的“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以及“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

在这场永不停歇的匠心接力中,总有人在前方领跑,也总有人在后方蓄力。而精神的火炬,就在这一棒接一棒的传递中,照亮了烟草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路。

(记者 尹屾 通讯员 吴珂雨 钱碧月 特约通讯员 姚蓓蓓文/视频 江苏中烟供图)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practisedesigner.com/article/38680.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炎炎夏日,实体店如何挖掘经营商机?

进入7月,对实体店铺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季节。酷暑影响人们的购物心情,持续的高温和闷湿潮热的天气,让顾客不愿出门,店铺里面空空荡...

香烟资讯 2025-07-04 95 0

握指成拳 破局求变

协助破获1起涉“上头电子烟”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8起重大案件获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表扬,查获假私烟实物同比增长3倍以上,专卖条线综合...

香烟资讯 2025-07-04 1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