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家口卷烟厂卷包车间操作技师张雅彬已在机台前走过了37年的光阴。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30多年来,他满怀一腔热情,在平凡中坚守、在热爱中执着,始终奋斗在生产一线,攻坚克难、传技带新,以“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神诠释着“制心一处”的真谛。
成长:道不变、志不改,不会就学
时至今日,张雅彬仍清晰地记得初入工厂做学徒时的情景。
1988年1月,张雅彬经过考试进入了张家口卷烟厂。带着稚嫩与好奇,他被分配到包装机副司机的岗位上,先从学徒做起。
“师傅既严厉又亲切,一直手把手地教我。”张雅彬回忆说,那时没有专业基础,年纪又小,所以学得很慢。师傅不厌其烦,针对上班时他没掌握好的内容,下班后会单独给他“开小灶”,直到他弄明白为止。
道不变、志不改,不会就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没有捷径可走,勤学苦练才是根本。”提及师傅的教诲,张雅彬字字在心。
从此,他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晚上把专业书籍借回家埋头苦读,遇到不懂的问题便记在小本子上,第二天再向技术人员请教。
“最难的是机械制图,简直跟看‘天书’一样。”张雅彬说。他只能从头学起,发扬“蚂蚁啃骨头”的韧劲,一点点突破,直至全部掌握。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在张雅彬看来,通往工匠的道路,是由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组成的,靠的就是长年累月的专注付出。
张雅彬在操作设备。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他先后自学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方面的专业书籍,系统掌握了卷烟包装设备技术知识,逐步成长为车间操作岗位上的技术骨干。
日复一日的学习与操作,枯燥且单调,除了信念支撑,还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母亲就是张家口市劳动模范,所以,我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像她一样,努力工作,做一名光荣的工人。”张雅彬说,“学习的过程虽然枯燥,可一旦学通了,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攻坚:知难不畏难、敢啃“硬骨头”
砺匠人之心,行匠人之事。在张雅彬看来,不管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一名优秀的工人,都必须有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敢于在挑战面前挺身而出。
2018年,河北中烟的重头产品“荷花”(细支)落户张家口卷烟厂生产。参数、规格、材料、生产模式都是新的,更重要的是,张家口卷烟厂此前并没有生产细支卷烟的经验。
然而,生产任务不能停、市场需求不能等,他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调试设备、形成规范、产出成品,这是“任务书”,更是“军令状”。这一新的挑战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张雅彬机组团队身上。
他按照技术要求,结合生产流程,第一时间对新机组运行原理、关键部位参数、重要节点数据进行缜密梳理,同时加强机组各岗位人员培训,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执行到位。
张雅彬在进行设备日常维保。
可是,开始生产后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生产效率上不去,产品质量把控难度加大,整班设备停机次数增加。
“我们在生产空档,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故障、材料使用、流程衔接等进行复盘,逐一列出清单,标明注意事项,反复验证完善。”张雅彬介绍说,经过近2个月的不懈努力,停机次数大大减少,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同时,他们根据生产实际,系统梳理细支包装设备故障排除和处理方法,形成了“雅彬HCT故障排除法”等多个经典操作经验案例,编制了包装机故障排除手册,并推广应用到车间同类机型,有效解决了细支卷烟包装设备的操作难题。
勇于挑重担、敢啃“硬骨头”,30多年来,张雅彬历经千锤百炼。他把自己当作一个有用的“齿轮”,立足岗位,拼搏奉献,先后攻克技术难题30余项、提报合理化建议1000余项,并承担了多项异型卷烟的生产任务。
传承:多带徒弟,带出好徒弟
这些年,每当张雅彬获得荣誉嘉奖,总会想到自己的师傅。
“我的师傅马跃玲年年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没有她的悉心教导,就不会有我后来的成长。”张雅彬动情地说,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师傅手下学习求教时的情景。
“师傅会通过示范表率教授一些方法与习惯,这比现成的知识更重要。”在工作中,张雅彬努力以师傅为榜样,扎根一线、身体力行,成为车间“师带徒”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历年来新入职的生产操作岗位员工,大多数都是他的徒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雅彬深知,一个人再优秀,力量终归是有限的,把一身技艺传承下去、为企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操作人才,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为此,他积极编撰培训教材,把操作心得编写成册,毫无保留地将自身经验分享给青年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他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到年轻的工友们踊跃地向他提问题。他会不厌其烦地认真讲解,直到对方完全理解为止。
张雅彬与同事探讨交流操作技巧。
“师傅对我们特别有耐心,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他在,我们就感到很踏实。”张家口卷烟厂卷包车间包装机组司机刘颖向记者介绍起第一次独立操作设备时的情形。当时,张雅彬因急性肠炎住院,而设备却突发故障,手足无措的她只能联系师傅。
“师傅一边安慰我不要着急,一边通过视频帮我分析原因、查找故障。”刘颖感慨地说,在师傅的指导下,她顺利完成了第一天的生产任务。
多带徒弟,带出好徒弟。多年来,张雅彬陪着青年员工一点点学、一步步走,带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操作能手。仅近三年,他带教的学生上岗率达100%,其中4人取得操作技师资格,26人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机台长,还有5人通过竞聘走上管理岗位,1人取得行业烟机设备修理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多带出一批操作技能人才,就等于给企业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张雅彬表示,他很荣幸能承担起培养新人、传承技术的职责,接下来将努力带动更多年轻员工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记者 曹祥金 通讯员 王玉传 郭海嘉/文 李军/图 曹祥金 李军/视频)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