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匠善用器,巧器辅良工。在制造业高速发展进程中,机械是脊梁,人才是灵魂,二者相辅相成,在提升品质和突破效能中铸就高质量发展的强韧筋骨。
在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国产烟机设备一直是卷烟生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他们以“打造一包好烟”为着力点,将选好育优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上加力、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上加码,提高一线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和岗位技能水平,构建起“头雁领飞、雏雁振翅、强雁续航”的多维度、立体化人才梯队,为国产烟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老带新、聚众智,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
最近,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包装挡车工左传阳有了新身份。作为后备维修技术骨干,他被选入专职轮保团队,参与在线设备的轮换保养及检修工作。
好点子金不换。对于技能人才而言,经验是一座慷慨的“富矿”,埋藏着无数解决疑难问题的“金钥匙”。
生产线上,左传阳像海绵吸水般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我。经验丰富的维修主管下场实操,“面对面”为他讲理论,“手把手”给他传经验,“点对点”帮他解难题,将工作经验和技术绝招倾囊相授。
为培育好技能人才,近年来,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不断强内功、借外力,构建起“四轮驱动”保障措施,让人才培养跑出加速度。
——立足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技能引领优势,通过开展“工匠大讲堂”活动、录制大师精品课程等形式,构建定向培育和精准答疑相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深度挖掘青年技术骨干的个人优势和特色方向,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
——以赛强练促提升,积极推进竞赛成果落地转化,形成技能大赛标准化操作模板,切实把标准融入课程、融入实践、融入训练,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水平。
——深入构建“工匠带高徒”长效机制,为后备人员成长成才制定计划表、规划路线图,对各节点的学习、培养、创新进行全过程督促指导,确保人才成长不缺位、不掉队。
——积极与行业内外企业、高校和技术专家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有计划地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学习交流活动,让青年员工不断扩大知识半径、增强本领才干,适应行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需要。
青蓝相继,薪火相传。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加持下,车间不仅培养出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技术能手,更营造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氛围。
压担子、搭平台,构建“揭榜挂帅”攻坚新生态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技术上的堵点、难点、痛点往往就是创新的着力点。聚焦技术难题,形成更多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一直是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努力的方向。
作为核心生产设备,ZJ116型卷接机组承担着青岛卷烟厂重要的生产任务。曾经,卷烟纸穿绕一次成功率低、耗时长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操作工的心病。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困难就克服困难。
山东中烟首席技师、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高级技师何鹏程主动领题,带领团队开始攻关。他们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卷接机组工作原理,系统梳理卷烟纸穿绕全流程,对各个环节进行逐步分解和深入剖析,不断试验和优化卷烟纸的穿绕方式。
经过多次尝试改进,他们研制出一种YJ116卷制成型机卷烟纸定距输送装置,可有效避免因人员操作差异性造成卷烟纸引纸长度不一,导致设备长时间停机的问题。目前,该成果已被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吸收应用。
“技术之根在于新,创新之本在于用。国产烟机落地卷包车间,好用只是基础,用好才是关键。”何鹏程表示。
近年来,卷包车间坚持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落脚在生产一线,以生产指标改善和疑难问题解决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
依托技能引领和技术创新目标任务,王彬技能大师工作室将生产一线汇总的难点、痛点作为精益改进的发力点,采取派工单和指令性课题等方式,主动给员工压担子、搭平台,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潜力,让更多技术骨干敢于冒尖、勇挑大梁,在钻研创新、破解难题中强本领、增才干。
得益于“揭榜挂帅”的良好氛围,两年间,王彬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开展各类创新课题50余项,取得专利10余项,成功解决了滤嘴错位、条包缺盒检测误检漏检等实际问题,为国产烟机健康发展和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建阶梯、拓赛道,打造“双通道”晋升立交桥
怎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青年员工活力迸发?青岛卷烟厂认为,管好用好人才是关键。
“技能人才有盼头,干事创业才会有劲头。”山东中烟首席技师、王彬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王彬认为,只有在人才培养上拿真招、出实招,不断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和上升路径,让技能人才创新有舞台、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才能真正激活人才资源的“一池春水”。
纵向有通道,横向拓赛道。围绕服务企业主责主业这条主线,卷包车间坚持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并重的培养原则,明确选拔、培养、评价、管理标准,厘清各层级权责,强化青年人才职业生涯管理。
聚焦关键岗位人才进阶培养,卷包车间为员工量身定制契合实际的专属成长路径。他们将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工作紧密挂钩,动员青年员工积极投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实践,从问题解决能力、数据分析水平、专业知识储备、技能创新潜力等维度进行全面深入的个人发展潜力评估,实施申报业绩动态跟踪,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加速奔跑,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通过一系列措施,车间职业技能等级通过率由92%提升至98%。
“我们看到了之前拆解不到的零部件,详细学习了各个机构的工作原理,对维修工作很有帮助。”此前在常德烟机公司全程参与新设备组装调试的经历,让卷包车间青年员工杨磊山感触颇深。
锚定提升设备保障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卷包车间探索实施“双融双驱”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总体培训和分级实操,深化“走出去”人才培养模式,挖掘“请进来”培训资源,引导青年员工潜心学习本领、钻研技术,逐步破解卷烟与包装、机械与电气之间的技术壁垒,助力员工技能水平持续提升。
人才活水奔涌,创新动能澎湃。在青岛卷烟厂,一条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托举产业链的生态闭环清晰可见。站在发展新起点,青岛卷烟厂表示,将以更开放的视野谋划人才战略新蓝图,不断营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国产烟机技术革新培育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