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卖烟的微信推荐“浓妆淡抹”:社交媒体下的新型烟草营销暗流
近日,一篇关于微信公众号上售卖香烟并使用“浓妆淡抹”等隐晦词语进行营销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 此类账号并非直接兜售香烟,而是巧妙地利用含糊其辞的文案、精美图片和视频,营造一种高端、神秘的氛围,吸引消费者关注,最终引导至线下或其他隐蔽渠道进行交易。这种新型的烟草营销方式,正在挑战现有的监管机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我们的调查发现,这些账号通常拥有精心设计的页面,风格偏向时尚、艺术或生活方式,与传统烟草广告的粗犷风格大相径庭。它们不会直接使用“香烟”、“卷烟”等关键词,而是采用一些含糊不清的代称,例如“精致小物”、“私藏好物”、“高端体验”等等。 更令人警惕的是,他们频繁使用“浓妆淡抹”、“品味人生”、“优雅格调”等看似与香烟毫无关联的词语,却暗含着对香烟“高档”、“奢华”等属性的暗示。 这种“浓妆淡抹”的营销策略,使得广告信息不易被识别,从而规避了相关的广告审查和监管。
我们以化名“小雨”(化名,受访者要求匿名)为例,她是一位在微信上关注了多个此类账号的用户。她表示,最初是被账号上精美图片和视频吸引的,那些图片展现的是高档场所、精致生活,配文也充满文艺气息,丝毫看不出与香烟有关。 直到她与账号运营者私聊,对方才暗示其销售香烟。 “我一开始以为只是卖一些生活用品,直到看到他们私下发来的图片,我才明白过来。”小雨说道,“整个过程非常隐蔽,而且他们很会营造一种神秘感,让你觉得这是一种高端的、专属的消费体验。”
这种隐蔽的营销方式,与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网络灰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账号往往会借助一些社交媒体的漏洞,或者利用一些模糊地带进行操作。 例如,他们可能会利用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区、私信功能等,与潜在客户进行私下交易,从而躲避平台的监管。 此外,他们还会频繁更换账号,一旦被举报或封禁,便会迅速注册新的账号继续运营,形成了一个难以根除的顽疾。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营销方式对年轻人的影响尤为严重。 那些精心设计的图片和文案,很容易吸引追求时尚和个性的年轻群体,让他们对香烟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向往。 而这些账号的运营者,则恰恰利用了这一点,通过营造一种“时尚”、“高端”的形象,来诱导年轻人购买香烟,从而扩大其消费群体。
针对此类现象,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堵住网络灰产的漏洞。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避免他们成为此类营销策略的受害者。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应该加强自身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此类违规账号,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除了加强监管和教育,我们也需要从媒体和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力度,揭露此类新型烟草营销手段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提高公众的警惕性。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打击这种隐蔽的烟草营销,保护公众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健康。
最后,我们想再次强调,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香烟。 希望本次报道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远离烟草危害的健康环境。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最终可以有效遏制这种新型烟草营销的蔓延。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