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口香烟“一手货源”陷阱:微信“两面三刀”的真相
近年来,广西地区频现以“出口香烟一手货源”为噱头的诈骗案件,其作案手法隐蔽,受害者众多,社会危害极大。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新型诈骗模式,揭露其背后隐藏的陷阱,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这些诈骗团伙通常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信息,自称拥有大量的“出口香烟”,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并声称货源正规,质量保证,以吸引潜在买家。他们会精心包装自己的身份,例如自称是某大型烟草公司的内部人员、海关工作人员或拥有特殊渠道的批发商等等,以增加可信度。为了迷惑受害者,他们还会提供一些虚假的证明材料,例如伪造的进出口许可证、海关报关单等。
然而,这些所谓的“一手货源”和“低价香烟”都只是精心设计的骗局。一旦受害者上钩,并表达购买意愿,诈骗团伙便会开始实施他们的诈骗计划。他们的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 虚假交易,骗取定金或全款: 诈骗团伙通常会要求受害者支付一定的定金或全款作为交易保证。一旦受害者转账后,他们便会以各种理由拖延发货时间,例如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海关查验需要时间等等。最终,受害者不仅拿不到货物,而且还损失了全部的资金。 例如,近日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香烟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化名:李某)便通过这种方式骗取了数十名受害者共计数百万元人民币。
二、 以次充好,偷梁换柱: 即使部分诈骗团伙最终会发货,但他们所发的货物往往与之前承诺的质量大相径庭。他们可能会以低劣的假冒香烟冒充出口香烟,或者以少量的真烟混杂大量的假烟进行发货。受害者发现上当受骗后,往往已经错过了追回损失的最佳时机。 例如,近些年来,有多起受害者反映收到的香烟质量极差,根本不是所谓的“出口香烟”,而是廉价的劣质产品,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三、 “两面三刀”的微信操作: 诈骗团伙的微信账号往往经过精心包装,头像和朋友圈都营造出一种专业可靠的形象。然而,一旦交易出现问题,他们就会迅速删除微信好友,更换微信账号,销声匿迹。这种“两面三刀”的微信操作,增加了追查的难度,也让受害者难以维权。
四、 利用“熟人”关系作案: 有些诈骗团伙会利用受害者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诈骗。他们可能会冒充受害者的熟人,谎称自己有“内幕消息”,可以低价购得出口香烟,诱导受害者上当。这种利用熟人关系进行诈骗的手段更加隐蔽,也更具有欺骗性。
五、 利用信息不对称,模糊法律界限: 诈骗团伙通常会利用受害者对烟草进出口法规的不了解,故意模糊法律界限,误导受害者相信他们的行为是合法的。 例如,他们可能会声称自己是走“灰色地带”的渠道,风险自担,以此来规避法律风险。
面对此类诈骗,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首先,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网络上的低价信息。正规的香烟销售渠道都有严格的监管机制,不可能出现远低于市场价的“出口香烟”。
其次,要仔细辨别对方身份,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提供的虚假证明材料。可以尝试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信息。
再次,要谨慎进行资金转账,避免预付大额款项。如果对方要求先支付全款或定金,则需提高警惕,谨慎考虑。
最后,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警方追查。
广西出口香烟“一手货源”的背后,是精心设计的骗局,是犯罪分子对法律和道德的践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打击此类犯罪活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文中所有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